中国金融服务质效大幅提高 让利1.5万亿元支持实体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1-01-04 10:41:30


原标题:中国金融服务质效大幅提高 让利1.5万亿元支持实体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周舜尧

2020年,中国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创新的步伐也在持续加快,金融服务质效大幅提高。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12月31日发布消息显示,银行已累计完成对6万多亿元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累计发放3万多亿元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3000余万户经营主体,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减费让利”目标如期实现

202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抓住“合理让利”这个关键,保市场主体,加快降费政策落地见效,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从实践看,金融部门向企业让利主要包括三个渠道。一是通过降低利率让利;二是通过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普惠小微信用贷款这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让利;三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及支持企业重组、债转股等渠道让利。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疫后重振、防汛救灾多重考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湖北全省开展“金融特别行”“金融稳保百千万”等活动,坚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

其中,为全面推进金融支持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湖北出台“金融稳保百千万”工作方案,成立由副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按照“省级层面重点支持100家以上龙头企业、1000家以上核心企业以及数万家小微企业”的工作思路,人行武汉分行联合省发改、经信、商务、文旅等部门,研究建立优先保障和重点保障两份企业名单。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负责人表示,在减费降息方面,做好贷款差异化定价,向实体经济让利。2020年1月至7月,湖北全省金融机构通过落实延期还本付息、FTP减点、利率市场化改革、减免收费等措施累计向企业让利349亿元。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广西金融机构深入落实“复工贷”“稳企贷”政策,对企业贷款手续费、服务费、咨询费等能免则免、能减则减。截至当年8月16日,广西金融机构通过“复工贷”“稳企贷”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企业2.89万家(次),涉及贷款金额965亿元,累计为企业减费优惠和减免利息18.05亿元,惠及企业36672家。

多渠道方式为企业纾困

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然增大。中国人民银行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增加1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创新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多措并举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机构合理让利,千方百计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中国银行业服务的小微企业信贷客户已达到2700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同比增速超过30%,农户贷款同比增速达14.3%。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表示,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总行的统一部署下,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在完善激励奖补方面,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上海金融18条”的政策工具箱。

“这个政策工具箱里‘干货’很多。”金鹏辉介绍,比如设立首期120亿元的纾困专项贷款;推动政府融资担保机构将担保放大倍数扩大到不低于5倍,截至目前,新增担保规模达到了300亿;加大对小微信贷的奖补力度,特别是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将贷款不良率补偿下限由1.5%下调到1.2%等。这一系列措施,积极有效地引导了各家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推动优化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考核评价制度。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曹媛媛介绍,面对疫情冲击,交易商协会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迅速建立起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的绿色通道,同时第一时间搭建了全流程的线上服务体系,确保企业的注册发行效率不受影响。同时,协会专门推出了疫情防控债,加大对疫情防控地区的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9月底,一共有235家企业发行了疫情防控债293支,金额2000多亿元,发行的企业来自29个省区,覆盖了能源、批发零售、制造、医药、交通运输等21个行业。此外,面对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协会把注册有效期限进一步延长,对一些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期披露年报的企业,协会也实行了弹性的信息披露机制。

金融创新支持实体发展

在通过“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同时,如何增加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也至关重要。

中信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吴军介绍,该行债券业务精准“直达”实体经济。2020年二季度发行30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债券,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其中,76%投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重点行业。通过债券承销业务满足企业降低成本、优化结构等多元化融资需求,引导债市资金精准“直达”实体经济。2020年1—8月,累计为各类非金融企业承销债务融资工具金额4219亿元,债券融资工具承销规模和只数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累计承销疫情防控债38单,并且在北京、天津、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宁夏等七省(区、市)均为首单项目。

“这笔资金,准备用来补充库存,后期还打算扩大店面,吸引消费,增加营收。”在2020年武汉市蔡甸区举办复工复产银企“赶集会”系列活动第二场上,蔡甸区个体工商户姚先生获得了45万元贷款授信,年息3.75%。活动当日上午,经蔡甸区经信局工作人员提前通知,姚先生准时来到“赶集会”现场,向工商银行蔡甸支行咨询贷款事宜。姚先生经营的咖啡屋,位于蔡甸区城关的商业中心新福茂广场,已经经营5年多,是当地不少青年人的聚会首选地。疫情停业期间,一直负担店铺租金和员工薪水开支,经营资金压力持续增大。

在了解姚先生咖啡屋经营现状和发展规划并核实其信用记录后,银行工作人员为其制定了融资方案,“我们给他提供了45万元信用贷款,无须抵押物,采取随借随还模式,即5年内45万元额度,随时借取或偿还,利息以资金实际使用额度和时长计算”。

蔡甸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符合条件名单内纾困企业进行全覆盖营销走访,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应贷尽贷,对纳税及账户流水正常,但无合适抵押物资产的企业,引进探索“301”信用放款模式(3分钟申贷、0人工介入、1秒钟放款),满足此类型企业融资需求。初步统计,2020年该区30亿元纾困贷款投放中,信用类放款达到 17.7亿元,占比59%。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负责人表示,在创新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方面,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为湖北再安排73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推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到2020年7月末,全省利用再贷款再贴现发放优惠利率贷款999亿元,支持企业9.5万家;首批纳入延期支持工具的贷款本金61.59亿元,惠及企业7000余家;纳入两批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的贷款本金52.89亿元,惠及企业2万余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