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变异病毒感染病例 无需恐慌也别轻视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21-01-03 09:38:58


原标题:对变异病毒感染病例,无需恐慌也别轻视

■来论

近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在对英国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进行监测中,发现1例病例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为B.1.1.7亚型,与近期英国报道的变异病毒基因相似。1月1日,张文宏医生发文称,“这个病例的症状非常轻微,目前已经核酸转阴,离开隔离病房了。”据报道,该病例是一名23岁女学生,于近期从英国返回上海。

假如没有与“变异病毒”沾边,这就是一起平常的国外输入轻症病例。一起轻症病例受如此关注,也反衬出,国内对于变异病毒具有相当程度的警觉性。而常态化防疫需将变异病毒纳入视野,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认识到,人类与病毒长期打交道,已认清其许多特性,并已有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手段。而在研发疫苗时,也会将病毒变异作为一个突出的不确定因素考虑在内。哪些病毒片断易变异,这类研究已颇为充分,甚至可根据大数据来预判其变异方向,进而让疫苗的免疫力覆盖可预见的变异亚型,病毒可以多次变异,疫苗也可以不断改进。

其次,国家之间的防疫措施不同,防疫效果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别。病毒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变量,其一是病毒的扩散能力,其二是社会和个人的防疫措施。同一种病毒所导致的疫情,在国内迅速得到了控制,但时到今日,部分国家仍然面临十分严峻的疫情形势。这表明,防疫态度是否端正、防疫措施是否科学严密,才是决定疫情走向的最大变量。

以此而论,只要国内一如既往做好防疫工作,变异病毒即便到了国内,也会得到控制。对此,民众理应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认识到,防控疫情是一个长期过程,将来国内可能还会零星出现变异病毒感染病例,甚至不排除还将产生新的变异,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与此同时,也要淡定而不轻视。在良好的心态和稳健的防控举措面前,病毒再怎么“换马甲”,也不过增加一些波折而已。长远而言,在变异病毒的整体防控中,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只要齐心协力、科学应对,就一定能战胜病毒。

□罗志华(医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