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丽丽
年关岁末,免税行业不断有大事发生。12月31日,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税城宣布落地海口日月广场,总建筑面积38920㎡。就在前一天,经海口海关验收,三亚海旅免税店、中免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中服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公园3家海南离岛免税店正式开业。
基本上,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四部委联合批复的海南新增6家离岛免税店大都在近期开业了。
之前海南省有关部门对外表示,中免海口美兰机场T2航站楼免税店待航站楼运营后即可开业。按计划海口美兰机场二期12月31日起投运,分区域逐步进行。深免海口观澜湖免税购物城稍晚一些,但据悉也有望于2021年1月底开业。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自6月1日公布以来至今已经半年,自贸港核心政策相继落地,并初见成效。其中和普通人生活关系最近的就是离岛免税。之前就有投资者看好寒假期间海南免税业行情,早早就配置好了投资产品。
随着新军加速入局,2021年的免税市场或许注定会是一场大战。
“跑马圈地”
经过这一轮新军入局,海南免税行业格局为之一变,对国内免税市场的走向也产生直接影响。
中免集团是免税行业的传统龙头,他们在海南经营着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琼海博鳌免税店和三亚海棠湾免税店等4家离岛免税店,是海南离岛免税行业的风向标。目前加上新开业的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以及已经批复的海口美兰机场T2航站楼免税店,中免集团将在海南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免税市场的“新参者”。2020年8月19日,海南政府公布海南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以及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全球消费精品海南发展贸易有限公司两家本土企业获得第三、四张离岛免税经营牌照。这次他们都各有第一家实体店落地。中服免税和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也亮相海南。
海南省之前已经宣布将按照经营品牌、品种、价格和国际三同步原则,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选择并确定新增加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经营主体。
根据6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鼓励适度竞争是海南免税行业的指导精神,政策明确具有免税品经销资格的经营主体可按规定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
免税行业是旅游行业的子行业,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按照相关法律和规定,向国际旅客或特定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旅游零售服务业务。免税品经营属于国家授权特定机构专营的业务,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三个部门的审核批准,牌照具有稀缺性,获取难度较大。
自从王府井集团时隔多年斩获一张免税牌照后,免税行业更加暗流涌动。商业百货、旅游、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的企业都对下一张牌照表示了浓厚兴趣。
在此背景下,各家持牌企业近年来也加快了扩张步伐。
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是除中免外经国务院授权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国有专营公司,也是唯一的在全国范围内经营国人入境免税业务的企业。据中服免税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5年前,中服免税就确定了新的扩张计划,近两年步子脚步明显提速。仅去年一年,就完成了杭州、南京、大连、哈尔滨和郑州5家免税店迁址升级,扩大了经营面积、大幅增加品牌及商品数量。明年还将进行合肥、南昌、昆明等地门店布局。
公开消息显示,已拥有5家面向境外人士市内免税店的中免,已与武汉港发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备忘录,计划明年在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设立第6家室内免税店;而西安市商务局也发布消息,中国中免与西安中大国际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备忘录,双方计划设立西安首个市内免税店项目。
犬牙交错
免税行业格局生变背后,是今年以来国内免税市场的强劲上涨。
连续6年全球排名第一的免税零售商Dufry AG(DUFRY),上半年收入暴跌62%,全球排名第二的韩国乐天,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62%;其他免税集团新罗、新世界、Hanatour免税收入分别同比下滑64%、60%、93%。国内免税龙头中国中免今年已经跃居全球旅游零售商排行榜第一位。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从2010年12月落地以来,在多次调整中力度逐渐加大。尤其是放开每年限额,8000元以上单件商品不再征收额外行邮税,对市场激发作用明显。可以说,政策不断给海南免税业注入“强心针”。
有免税行业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免税政策在品类上和购物性质条件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放开,特别是免税额度放开到10万,大大激发了较为贵价商品的购买力。“以前大多数人都是购买8千以下的商品,因为8千以上的商品计算完行邮税后,可能卖的比有税市场还贵。但放开以后,10万以内不用再交行邮税,而消费者欢迎的绝大多数贵价商品其实都是在2万-5万区间。”
嗅觉灵敏的国外品牌商们,也早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机遇,今年把资源大力向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倾斜。对于国内免税行业企业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是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以及奢侈品牌们更强烈的合作意愿。
整个市场对政策红利的反应积极热烈。据海口海关统计,截至9月30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三个月,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86.1亿元,同比增长227.5%。
面对巨大的市场蛋糕和政策红利,免税市场的各路参与者除了加快布局,也在不断结盟和跨界,竞争局面呈现犬牙交错之势。
收购并购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直接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世界免税龙头Dufry就是靠不断并购提升规模,最终成为全球第一大免税集团,毛利率超70%。更为关键的是,规模化意味着对上游厂商拥有更大的议价权。
对于后来者来说,这种快速成长模式意义更为重大。海旅投的三亚免税店是和拉格代尔、DFS合作,海控全球精品(海口)免税城则是跟Dufry合作,深免观澜湖免税店与DFS合作。选择老牌巨头做合作伙伴,可以在供应链渠道上,为新加入企业的核心品类提供更有保障的供货服务。
在这轮开业潮中,一直谋求进入免税品行业的龙头电商也没闲着。以电子数码产品为主要商品的京东国际免税实体店12月30日在海南三亚海旅免税城开业。这家实体店是由京东国际与海南省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旗下海南旅投黑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运营的。三亚海旅免税城还是首家Apple授权经销商店。
而老牌龙头凭借先发优势,在供应商、物流配送、仓储、终端运营等方面拥有较好资源,也在积极深挖护城河,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加强线上渠道。
有关专家表示,新选手的加入带来竞争升级是必然的,但获取资质和开店布点只是这一轮战局的起点,未来如何平衡市内免税和有税商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打通获取货源和客源都是难关。
免税行业也希望政策具体措施能更加人性化。有行业人士建议,通过与海关和中航信的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免税品提货体验,比如邮寄送达和即买即提。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即买即提的最大问题是免税品从购买到携带离开海南的这段时间容易处于失控状态。他表示,目前可能岛内购物岛外提货的方式更可行,既可以便利顾客,又避免中间环节的风险,“比如,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岛外仓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