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交部:中国高度重视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实现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
在今天(28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报道,预计全球明年生产的约120亿剂疫苗中,富裕国家已预订90亿剂。对大部分尚未获得疫苗的国家而言,中国疫苗可能是其唯一选择。但以往疫苗丑闻、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不透明、疫苗制造和供应链问题令人质疑中方疫苗是否可靠。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关于中国疫苗研发进展、产能规划等具体问题,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多次举行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疫苗研发企业严格依据科学规律和监管要求,依法合规推进疫苗研发,并严格遵循国际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国际合作。中国已有多支疫苗正在多国开展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中国已在国内批准疫苗紧急使用,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迄今的临床试验数据初步显示,中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据我了解,阿联酋、巴林等国已批准中国国药集团灭活疫苗的注册,并提出采购中国疫苗。此外,有关权威研究显示,中国研发的灭活疫苗更能借助现有的冷链体系进行储存和运输,不会增加额外运输成本,普及性将更广。
赵立坚说,中方一直坚定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以公平合理价格向世界供应,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我们还将以多种方式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包括捐赠和无偿援助。
赵立坚表示,关于疫苗国际合作,国际社会应树立共赢理念,摒弃零和思维,共同反对损人利己、囤积居奇、蛮横垄断的行径,尤其要反对“疫苗民族主义”。中方愿同各国携手合作,推动更多安全有效的疫苗问世,为实现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共同作出努力与贡献。(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孔禄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