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哲:中国资本市场有三个重要方向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0-12-19 12:38:50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20年12月17日-18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服务”。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王宇哲出席会议并发言。

以下为会议实录

王宇哲:非常感谢樊总。我觉得李总和王涵总的发言给我很多启发,在谈论资本市场30年的时候,王涵总用的比喻非常好。

我从三个方面补充一下两位的发言。

第一,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的关系。大家如果回看三十年前,中国经济占全球GDP比重在2%左右,现在中国经济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占全球GDP比重约16%,可以说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期的中国资本市场也伴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以一个明显的加速度进化,当前也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如果从体量来看,确实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相对规模仍略滞后于经济规模。但如果看交易量或者各类流量指标,比如说募资额、融资规模等指标,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已经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是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带动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最好诠释。

从制度变迁来看,从以发展为导向,到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是宏观维度的变迁。从中观维度,我们也可以看出制度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在资本市场发展和逐步成熟过程当中确实碰到了一些挫折,因为资本市场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相对活跃的部分。在经济市场化程度没有那么高的时候,发展资本市场历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相互之间的摩擦或者冲突。从微观维度,对于资本市场规则的强调和重视,已经成为监管层和市场参与者的共识。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不仅和中国经济宏观体量有非常大的关系,其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资产的意义也非常重大。中国境内外上市公司大概在7000家左右,但总体企业数量超过4000万,真正能够上市的公司可以说是万里挑一的公司。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制度等因素,部分代表中国经济活跃度、增长前景好的公司选择在海外上市,这也在一定时间内使得国内投资者难以有充分机会完全分享中国资产中一些先进标的的成长红利。但随着过去两年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后,我们有信心认为未来双向开放的中国市场将成为水大鱼大的市场。

第三,回望三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有三个重要方向是宝贵经验的提炼,那就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站在全球经济金融的大变局中,我觉得这在当下也非常重要,比如在“双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一方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身职能将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也会成为经济转型非常大的驱动力。刚才李康总也提到了居民资产配置转变的过程,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之后,金融资产再配置会是长线主题,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谢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