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用益观察
来源:21世 纪、大 河 财 立 方
12月8日~9日,2020年信托业年会在北京召开。
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围绕本次“夯实受托人定位根基”的主题发表了讲话。
黄洪指出,近年来,信托业按照受托人定位要求,淡化固有投资机构色彩,努力拓展信托业务,积极按照信托业务规律完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业务流程和激励约束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此同时,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不足之处
黄洪举例称,信托公司普遍明白委托人信任的重要性,但却将委托人对自己的信任建立在明示或暗示的刚性兑付,而非自己的忠实品格和专业水准上,违背了信托业“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制度定位,将信托业务从直接融资做成了间接融资,从“代人理财”做成了“自己理财”,从表外业务做成了表内业务。
展业逻辑亦存在错位。黄洪表示,资金信托业务作为目前信托公司的主流业务,主要从融资端发起,信托公司在开展该类业务时主要围绕融资人的需求创设信托产品,对融资人利益的关注多于对委托人和受益人利益的关注,这实际上违背了以受益人为核心的信托规律。
由此,信托公司在当前资金信托业务模式下获取的主要是利差收入,违背了信托公司以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准则,盈利逻辑也存在错位。
黄洪认为,信托公司在守正文化方面也存在问题,未高度重视受托目的的正当性要求。
主要包括:热衷于投机,利用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到处找缝隙、钻空子,千方百计为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和限制性领域的资金融通提供便利,导致灵活性这一信托制度的最大优势没有服务于委托人的正当需求,反而成为市场乱象的重要诱因。
从投机主义发展而来,形成了行业浓厚的江湖草莽气息,进而发展为漠视规则和纪律,各种跨越监管红线、阳奉阴违的现象频繁发生。“比如压降信托融资类业务是去年底监管部门就提出的要求,但今年上半年部分信托公司仍然迅猛发展,结果下半年面临极重的压降任务。”黄洪指出。
在对委托人的勤勉尽责方面,当前信托业在受托履职管理的全流程各环节均存在瑕疵,比如尽职调查时不全面不审慎;产品推介时夸大收益淡化风险,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未如实揭示项目风险信息,甚至隐瞒资金真实投向;投后管理不完善,信托资金被挪用甚至无法回收等。
在转型发展层面,信托行业主观上存在惰性,转型发展的积极性、能动性存在欠缺,过度强调转型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依然对通过简单的影子银行业务和通道类业务盈利存在路径依赖和幻想,主要提供同质化、低端化的信托产品,缺乏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信托财产稳步升值增值的内生动力。
监管问责将更加严格
如何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
黄洪表示,要杜绝与监管博弈的心态,不通过变通或绕开监管规定开展信托业务,更不能以此寻求相对于其他信托公司的不正当竞争优势,破坏市场秩序。“今后严监管、强监管态势将进一步巩固,监管问责也将更加严格,不遵规守纪注定没有出路,这一点,信托公司和各银保监局都要坚信不移。”
此外,黄洪明确提出,信托业要树立赚“辛苦钱”的理念,埋头实干,通过提供高质量服务获取相应报酬,靠创造价值来获取利润,不要总打量着利用全能性金融牌照的优势,靠投机赚钱。“如果行业迟迟不能扭转投机的风气,全能性金融牌照这一信托公司最大的政策优势将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基础。”
黄洪认为,信托业要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综合化管理服务能力、信息科技支撑引领能力。通过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地位崇高的受托人。
9日,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主任赖秀福在2020年信托业年会上发表讲话,一位与会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赖秀福主任讲话内容主要围绕信托公司转型问题以及目前存在的受托人定位问题展开,同时透露《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将择时发布,进行征求意见。
上述人士表示,修订后的资本办法调高了资金信托的风险系数,降低了服务信托、公益信托的风险系数,旨在从内生机制上约束信托公司开展监管套利及影子银行业务,防范信托公司业务规模无序扩张。
两项压降任务要严格执行
另一位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上午讲话内容主要有五点:
1. 两项压降任务要严格执行,信托公司要克服困难,以受托人定位推动转型,鼓励加大证券投资信托拓展力度,拓展其他服务信托。
2. 自有业务:控制(可能会改为严格控制)固有资金高风险投资,杜绝违规担保、维护自有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清理非金融子公司。
3. 关于两项法规,此前已征求意见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银保监会层面已经批完,后续人民银行上会后会联合印发,时间应该会很快;《信托公司资本管理办法》领导层已签署,等待上会就发布征求意见。
4. 目前接管信托公司,发现可能只有很少符合信托转型需求。下一步将要求各局落实公司治理和人员要求。
5. 受托人定位。具体监管要求会在年底或下年初的监管文件中部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