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风
继12月4日陆家嘴信托增资获批之后,本报记者独家获悉,华宸信托也加入增资大军,计划增资至10亿元。
12月9日,华宸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宸信托”)对本报记者表示,“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从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2亿元国有金融资本发展资金注资我司,用于增加公司注册资本金,近期将履行法定程序向监管部门报批,之后华宸信托的注册资本金将增资至10亿元。”
华宸信托进一步表示,随着行业平均注册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司将积极征求主要股东的意见,合理安排好明年的增资计划。
据本报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至少已有8家信托公司合计增资近200亿元,10家信托公司表达增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意向,至少已有8家信托公司晋级“百亿俱乐部”。
从整体上看,信托行业呈“纺锤形”结构,“头部”为“百亿俱乐部”成员,“尾部”为注册资本低于10亿元的小信托公司。
不过,在行业增资潮之下,这种“纺锤形”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头部渐重,尾部小型信托公司承压。
尾部公司增资难
目前,华宸信托、中泰信托、长城新盛信托的注册资本分别为8亿、5.17亿、3亿元,位居行业下游水平。
另有数家小型信托公司,刚刚跨过10亿元注册资本门槛。其中,大业信托和国民信托的注册资本均为10亿元,北方信托的注册资本为10.01亿元。这意味着,目前至少有5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在10亿元“资本金及格线”徘徊。
有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目前国内信托公司注册资本最低要求是3亿元,这是2007年《信托公司管理办法》明文规定的。
本报记者了解到,2015年4月,银监会下发《信托公司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信托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额为10亿元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注册资本为实缴货币资本。”
华宸信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小型信托公司,华宸信托目前的注册资本金仅为8亿元人民币,以2019年数据为基础,在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66位,仅为行业排头兵重庆信托150亿元的5.3%,仅为行业平均注册资本42.13亿元的18.9%。因此,增资扩股是公司的必然选择。”
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信托公司诸多业务都开始与其注册资本产生强关联。今年5月8日银保监会制定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的出台,明确提出限制投资非标债权资产的比例和限制非标债权集中度。
其中,明确全部集合资金信托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合计实收信托的50%;全部集合资金信托投资于同一融资人及其关联方的非标债权资产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30%。
在关联交易方面,“信托公司将信托资金直接或者间接用于本公司及其关联方单一主体的金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十,直接或者间接用于本公司及其管理方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这一系列规定对信托公司的资本提出更高要求。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不同规模的信托公司,增资目的都差不多:一是利于考核评级,获得更多的业务许可;二是净资本管理和《办法》的约束下,保障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三是增加流动资本,防风险。
信托牌照依然可待价而沽
据用益信托网相关数据,2016年至2019年,国内信托行业的“尾部”信托公司在增资方面鲜有动作。
从注册资本来看,排名垫底的后五位基本变化不大。其中,只有2017年华宸信托增资至8亿元,西藏信托2019年由10亿元增资至30亿元。
相比之下,注册资本在10亿元到30亿元之间的次“尾部”信托公司更为活跃。2019年至今,建信信托已实现“两连跳”,注册资本从15.27亿元增至105亿元;江苏信托的注册资本也从2017年的26.84亿元增至如今的87.6亿元。
最近几年,以华宸信托为代表的“尾部”信托公司增资频度显著提高。
资料显示,华宸信托1988年成立时的注册资本5000万元,在2005年和2017年 ,通过增资扩股、未分配利润转增的方式,华宸信托注册资本由5.72亿元增至8亿元。
华宸信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资扩股首要目的是跨越资本金准入门槛,更为重要的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从机制上激活发展的源动力,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和完善公司的内控机制与风险防控体系,增强公司的业务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
目前来看,中尾部的信托公司的业绩承压,抗风险能力不强,这也为增资带来一定阻碍。
百瑞信托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56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净利润273.03亿元,平均值4.88亿元,中位数3.47亿元(部分信托公司为合并口径数据)。从净利润的区间分布来看,净利润在5亿元以下的信托公司有32家,占比57.14%。只有8家信托公司都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即使一些中小型信托公司业绩表现不佳,因行业壁垒高,信托牌照是稀缺资源,外部企业仍有兴趣成为信托公司股东。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观察》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电话:0791-86217869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