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后“摘帽”的52个贫困县已实现学校网络全覆盖


来源:央视   时间:2020-12-01 14:39:46


原标题:教育部:最后“摘帽”的52个贫困县已实现学校网络全覆盖

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一级巡视员高润生介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由起步应用阶段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学校网络基础环境基本实现全覆盖。

99.7%的学校实现了百兆带宽

据介绍,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从2015年的69.3%上升到99.7%,出口带宽达到100M的学校比例从12.8%跃升到98.7%。其中,最后“摘帽”的52个贫困县已实现了学校网络全覆盖,99.7%的学校实现了百兆带宽。95.2%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统一配备的教师和学生终端数量分别为1060万台和1703万台。

实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我国优质资源供给和教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实施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整合开发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数字资源6948学时,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教材配套的资源达5000万条。建成20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认定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慕课学习人数达3.1亿人次,获得在线课程学分的高校学生突破8200万人次。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基本形成,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有效途径。

我国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目前,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各级平台184个,为师生提供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服务,应用访问总数累计超3亿人次,资源共享总数超过3.2亿次,月活跃用户达6000多万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超过1亿个,将近半数的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和教研。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建成

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师生“一人一号”。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有序推进,共享教育基础数据达2.1亿次,支撑600多项地方业务开展。教育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

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培训,目前,全国有超过80%的中小学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科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周琨)

(编辑 赵羽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