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欧班列展示潜力 疫情下运行班次增加两成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20-11-25 07:42:49


日媒:疫情下增加两成,中欧班列展示潜力

《日本经济新闻》11月24日文章,原题:因中欧货运铁路而活跃的沿线经济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民航减少,货物运输的成本上升,集装箱运费也在上升。尽管如此,连接中国内地和欧洲的货运列车“中欧班列”却变得十分繁忙。

首趟中欧班列2011年从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此后,中国多个城市竞相建立车站。到2020年中国至少有50个车站,每年往返近万班次列车。

尽管简化了通关手续,但由于前苏联国家与中国、欧洲的铁轨宽度不同,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有时需转运到另一列火车上。其中一个交换地就是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霍尔果斯。笔者两年前到访时,那里到处是出售中国制造的衣服、家电和杂货的商店,每天至少有1万名哈萨克斯坦农户来此购物,景象十分繁荣。

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波兰城市马拉舍维奇,也是中欧班列的货物转运城市。中国商品从这里被运送到名为“中国商城”的巨大商业设施内,很多挂着前东欧国家牌照的汽车排队购物的场景颇为壮观。

曾几何时,古丝绸之路为人们开辟了新商路,普通市场很快扩大为城市。现在的新丝绸之路,则改变了沿线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方式。由于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了铁路维修与建设,中国人旺盛的创业热情驱动了沿线的商业买卖,(中欧班列)沿线的人们开始做起生意,生活随之改变。

提起“一带一路”,或许有人会联想到“债务陷阱”等政治影响。但据了解,在新冠疫情期间,中欧班列的运行次数要比去年增加两成,这实际上展现出“一带一路”在扩大贸易与商业交往中潜力的一面。(作者中凑晃,钟凯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