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防疫累计投入已超百亿,浙江还要建3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继9月率先对进口冷链食品进行精准监控后,浙江省对当地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10月20日举行的浙江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新闻发布会上,浙江方面提出了应对秋冬季疫情防控的相关目标,并明确了到2022年底前要达到的长远目标。
其中,今年秋冬季医疗机构物资药品储备量原则上应当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同时,要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地建设3个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谋划建设平战结合的浙江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注重布局适度超前
今年9月下旬,《浙江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下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按照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谢晓波的说法,和国家于5月发布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下称《方案》)相比,浙江《实施方案》的特点在于注重布局适度超前,能力全面提升以及任务细化落实。
其中,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重要救治设备配置等方面提出略高于国家要求又可落实的标准。比如,国家《方案》要求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浙江现状已达到国家要求,《实施方案》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建设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
与此同时,浙江《实施方案》试图从“防控、救治、支撑”三大维度补短板,新增“完善基层哨点建设、提升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能力、增强院前急救和用血保障能力、增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提升公共卫生设施智慧化水平、提升长三角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一体化水平”等方面的任务举措。
已为防疫投入103亿
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磊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截至10月19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103亿元。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财政部门还将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投入保障,指导各地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重大建设项目纳入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统筹一般公共预算、中央预算内投资、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用好地方政府债券,推动建设项目落地落实。
在加速推进项目实施的同时,浙江省也提出在财力上尽早筹备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
沈磊称,浙江省财政已预安排10支核酸检测机动队仪器设备购置经费3055万元,支持提高核酸检测能力;预拨浙江省级疫情防控物资采购资金1亿元,专门储备了一批应急防疫物资;安排9450万元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技改扩大再生产,并争取中央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资金9.86亿元,专项用于市县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建设和实物储备。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苏长聪表示,防止群众在医院就诊时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是此次能力建设中重点考虑的内容。这其中包括:提升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规范化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实验室检测和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的能力等。
浙江还将推进疾控机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升省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疾控中心建设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每个县(市)疾控中心应建有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水平的实验室;完善基层哨点建设,把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基层哨点。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