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助力更多新市场主体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10-14 07:38:50


原标题:“放管服”改革助力更多新市场主体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马梅若

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座谈会,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推动做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李克强表示,要不断深化“放管服”等改革,让更多新市场主体迸发出来、成长起来,增强经济韧性和活力。

实际上,“放管服”改革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从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始,取消繁复审批、降低准入门槛、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放管服”工作有序推进,“互联网+监管”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既做到了简化手续、流程公开,便利了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又堵住了此前多审批流程存在的人为“暗箱操作”空间。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一网通办”下的非接触式服务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流程上的改革已取得重大突破,而接下来“放管服”改革来到了深水区。容易咀嚼的“面包”已经吃完,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

在今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决策层提出要用“放管服”改革办法提高宏观政策实施的时效性和精准性。这正是当前宏观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如何确保新政发挥最大效应,考验着各级政府、基层工作人员的智慧和耐心。

最终改革成效如何,还要看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作为“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这就要求落实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确保减税降费实效,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提供支撑。创新信贷服务模式,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更加便利优惠。而要确保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离不开“放管服”改革的有效配合。以推动政策传导通畅,并以更好的营商环境、公开公平的市场机制让企业家放心经营。

以金融领域为例,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便利、更多元、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这包括简化流程,在确保风险底线不动摇的前提下为企业减负,例如,取消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精简部分业务流程,废止部分陈旧法规,进一步便利市场主体办理相关业务;也包括优化服务,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政策试点、为企业直接融资和投资者投资提供更便利的通道,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

此外,决策层还强调,要“打破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障碍”,这也释放了深化改革的鲜明信号。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保护主义,曾令产业发展遭遇掣肘,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可以说,打破利益藩篱迫在眉睫。

但与此前的流程优化相比,这类改革要触动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挑战愈发艰巨。“打破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障碍”要求从国家层面推进立法,建立行业标准,也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把“共赢”思维落实在行动上,寓发展于合作,依托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互利互惠的产业生态。

早在2018年,李克强总理就表态,“‘放管服’改革不能自拉自唱、自我欣赏,不能只‘放’那些无关痛痒的审批或许可,而要针对群众的痛点难点出实招”。而当前,这场改革正来到了涉险滩、过深水的时刻,我们期待各级政府都能与时偕行,中流击水,出实招,见实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