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验: 如何打赢科学抗疫“加时赛”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0-10-12 07:39:23


大连经验: 如何打赢科学抗疫“加时赛”

作者: 马晨晨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而在国内第一波大规模疫情结束、各地积极复工复产之际,几座城市再次被病毒“突袭”,引发全国人民关注。位于辽东半岛的海滨城市——大连,面对7月22日再度来袭的疫情,以一份张弛有度的答卷迅速完成了这场“加时赛”。

92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26例无症状感染者,平均住院15天,仅39天后就全部出院。患者零死亡、零插管,医护零感染。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大连在这场“加时赛”中贡献的宝贵抗疫经验。

精准施策:

11天实现社区新增病例零增长

“7月22日凌晨四点多,我在睡梦中,突然电话就响了,说又检测出阳性了!”时隔111天后,大连市再度出现本土病例,率先接到这一消息的是杨世宏。

作为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防制科科长,杨世宏未感到慌张,而是迫切地想知道“这个病毒是从哪来的”。两小时后,杨世宏就出现在确诊患者的病房里。

经过流调发现,确诊患者石某,男,58岁,居住在西岗区工七巷,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发病前14天从未离开大连。同时,杨世宏和同事达成了一个共识:病毒喜冷,凯洋海鲜的冷库一定是排查的重点,那么所有与之接触过的公司员工都是高风险人群。

这一判断甚至还没来得及被写在纸上,杨世宏就接到了立即到市政府做汇报的通知。当杨世宏说出高风险人群范围时,一份343人的员工名录很快出现在了办公桌上。

当天在厂工作的75名员工被迅速转移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当晚核酸检测结果显示,12人阳性。而剩余的两百多名员工大多分布在大连湾各个社区。这是一个外来打工者聚集的区域,人员流动大,生活圈混杂。

“患者可能去了很多地方,查监控也会有遗漏。所以我们采取的策略是,把他去过的这个社区全部清空。”杨世宏口中的这一次被集中隔离者,包括密切接触者在内,人数高达2800余人。截至此次大连疫情结束,这个数字攀升到8000人以上。

这也考验着交通、卫健、公安等部门间的配合,尤其是对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提出了挑战。高风险地区4次核酸检测,中风险地区3次核酸检测,为了实现“本底清、数据明”的目标,这座常住人口700万的城市,最高峰的单日核酸采集量达到了125.4万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任务量,人员如何安排?大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孟军介绍:“今年6月,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暴发,大连市卫健委对市级、县区级和乡镇级的流调、消毒等队伍进行了扩充和培训,这让我们从容不少。”

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也在这次实战中被研发——“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此前,多地使用过5合1混采方法,即5个标本一次检测,一旦发现阳性,5人重新逐一检测、确诊。而此次,从5合1到10合1,检测效率大大提升。

疾病流行曲线显示,疫情发生的最初三天,即7月22至24日发现阳性感染者55例,占全部病例的46.6%;以凯洋公司及大连湾街道为核心的高风险地区96例,占全部病例的81.4%。在确诊病例中,通过密接排查到的占66%。严密的流调和全面的检测,有效控制了疫情范围。

孟军说:“我们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离不开成功的风险沟通。政府传递的信息透明、及时,所以居民才能理解并配合我们的行动,杜绝谣言产生。”

7月22日疫情发生的11天后,大连实现了社区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零增长;25天后,大连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恢复正常经济秩序;39天后,大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部出院,全面打赢了“7·22”疫情防控阻击战。

医疗救治:零死亡,零感染

“7·22”疫情期间,大连累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病毒阳性感染者118例,其中本地确诊病例92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26例。患者平均住院15日,实现了“重症零转危、治疗零插管、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目标。

这些患者都被收治在了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院48小时内紧急完成了整体腾空改造,全部用于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最多的一天,医院接收了26个病例。对我们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和救治能力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张勇说。

硬件有了,“软件”也不能落下。220名医务人员进驻隔离病区,其中7名医生、11名护士具有驰援武汉经历。专家组及医疗队在国家发布的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实行“一人一案一策”。所有的病例均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及抗病毒治疗,中医参与率达100%。

恢复经济:

扛起科学防疫和经济发展双重担

如何在保障科学防疫的前提下,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位于大连湾地区的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下称“一重大连”),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

作为大连湾街道被划为高风险地区以来、地区内唯一始终保持正常生产的中央企业,一重大连的“零感染”成绩尤为突出。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全体职工群众的身心健康,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让全体员工不慌张、不恐惧,相信政府和企业。”一重大连代理党委副书记李志杰说。

随后,一重大连采取一系列举措落实防疫主体责任:摸排员工行动轨迹、公共场所定时消毒、规范防疫管理体系……百余名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连续21天全天驻守车间一线,数百名员工或乘班车点对点上下班或居家办公,有序的分级管理保障了国家重大项目工程进度。

大连湾,从“一片沉寂”到恢复昔日活力,为更多企业做好科学防疫、顺利生产经营带来了经验和信心。

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的博格华纳联合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资企业。新项目即将投产,急需外国厂商的专家赴华安装调试设备,但较长的隔离时间和繁杂的审批手续,让工期面临延误。企业一筹莫展之际,金普新区商务局成立的专班组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原来,早在2月份,大连市就开通了中英日韩4语种24小时涉外热线电话,积极推动在连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对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士返连发放邀请函,为企业高管及员工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多亏了这个绿色通道,项目一点儿都没耽误。”博格华纳总经理孙文亮说,“目前来看,我们的业绩较去年不仅没下降,还有了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全面的政策支持,我们2月中旬就基本恢复了满产状态,赶上今年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

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招商引资的步伐也没有停下。面对疫情期间“招商出不去、外商进不来”的情况,大连市商务局组织开展云招商等活动76次,将“面对面”交流改为“屏对屏”沟通。重大外资项目虽有延迟,但没有出现项目中断的现象,部分项目甚至实现逆势增资。

今年上半年,大连市进出口额达2028.7亿元人民币。其中对外贸贡献最大的是民营企业,表现出持续增强的势头。1至6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920.56亿元,增长27.73%,占比全市外贸总值45.38%,比去年同期提升10.9个百分点。

为了提振消费市场,大连市还积极组织精彩纷呈的“促消费”活动。5月29日,“2020大连购物节·0411消费季”启动,掀起全市购物热潮。

“今年这场购物节的最大特点,一是时间长,往年不到2个月的购物节被拉长到了4个月零11天;二是主题聚焦,从前以商家促销活动为主,今年政府牵头策划了四大板块,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释放各大产业的发展活力。”大连市商务局局长丛克介绍,此次购物节还举办了大连国际电商节等11个重点节庆和“大连社区惠民互助月”等50余项配套活动,参与企业两千余家,覆盖门店两万余家。

据统计,截至10月8日活动落下帷幕,21家大型商业企业销售额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重点商圈的人气及消费全线回暖;线上网络零售呈“爆发性增长”,购物节组委会还通过云闪付APP发放各类惠民消费券1.2亿元,给大连消费市场带来“乘数效应”。下一步,大连还将继续深化落实促消费振经济,打造“永不落幕的大连购物节”,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