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进城、制造业返乡:如何破解制造业企业用工荒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0-09-24 20:45:00


劳动力进城,制造业返乡:如何破解制造业企业用工荒
孙文凯

当前,在一线大城市,由于治理城市污染、控制城市人口等政策管控因素,以及人工和用地成本上涨等经济因素,大部分制造型企业或主动或被动从一线大城市外迁。而同时,二线及以下城市仍然在通过招商引资谋求发展,因此这些制造业企业大都被吸引到二线及以下城市。中小型城市雇佣成本相对大城市较低,地方政府也会出台各项优惠措施,但企业却会面临劳动力不足问题。

笔者近期调查了四川省宜宾市的几个区县,发现宜宾市政府近年提供优惠政策引入各类企业发展地方经济,其中就吸引到大量制造型企业到宜宾设厂。这些制造业企业在经营中都面临了同样一个严重问题——招工难,特别是在雇佣年轻劳动力方面存在很大缺口。目前,当地企业大部分工人年龄都是在40岁以上,生产效率偏低。外地来宜宾打工的年轻人很少,并且人才留不住。而本地年轻人也更愿意到成都、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工作。他们宁肯在大城市做快递员、中介、销售人员等,甚至到大城市的类似制造业企业工作,也不愿留在本地工厂打工。

这并非只是宜宾一地独有的现象,全国大部分中小城市面临类似问题。从人口年龄结构统计看,越大的城市往往由于吸引了越多年轻人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越高,并且趋势有增无减。可以预测若干年后,中小城市随着当前劳动力人口退休,因没有年轻工人形成后备,劳动力资源甚至会出现断流风险,而相关产业也将面临生存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中小城市年轻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呢?特别是被视为我国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年轻劳动力不足趋势更显著。除了整体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和农村过剩劳动力耗尽外,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是最主要原因。

而年轻人口愿意不断涌入大城市服务业,又有主客观双重原因。主观方面,现代年轻人比以往家境条件更好,所以无论从家庭或者其本人角度都不愿意从事枯燥、劳累并且加班加点无数的制造业工作,而是更喜欢享受生活,在一线城市则可以在工作之余享受更丰富娱乐休闲等服务。客观方面,大城市有很多综合优势:一方面,年轻人向往大城市的高工资;另一方面,大城市的工作机会相对更多,年轻人能在各类工作中提高自己,也有更多接受培训和再教育机会,更好接近领域前沿,更有利于整个职业生涯长远发展。

从制造业本身看,由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大都仍缺少产品核心竞争力,定价能力偏弱,不能给工人更高福利待遇弥补其工作枯燥特点,因此即使制造业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但收入并不比服务业具有优势。

这就造成了制造业流动和劳动力流动反向的趋势。长此以往,已经迁移到中小城市的制造业企业又将重复原有的尴尬局面,甚至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也会有所动摇。

我认为,要解决地方制造业企业劳动力不足情况,首先应该鼓励发展多极化城市布局,避免资源过度向现有大城市倾斜。

一方面应当鼓励把地方城市做大。以人口增长为中心,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多各类配套资源会越来越丰富,进而吸引更多人,解决年轻劳动力短缺问题,形成良性循环。以宜宾为例,其正在利用与成都、重庆距离相对较远的特点积极将自己发展为四川省第三极。当地政府近年实施鼓励政策吸引更多外地企业到本地投资,带来了经济资源,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招工数量。同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宜宾政府斥巨资在本市建立起大学城,吸引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在本地建立分校,招生数量已达数万。引进外地教育资源来发展人口并最终带动经济,长期看会壮大宜宾年轻人才队伍和城市规模,并进入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应该寻求和发展技术替代。在重复性流水线生产工作上可发展机器人替代人工。目前很多企业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属于被动替代,今后可考虑转变主动替代,解决劳动力不足。“智能制造”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第三是制造业的进一步外包,特别是增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低端制造业,完全可以外包,这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势必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高技术产业。而靠人工流水线重复劳动的低附加值型企业会逐渐向落后国家过渡。

与此同时,为避免制造业空心化,不丧失强国之基,我国应该花费更大努力向高端制造业发展,向高质量高附加值发展,这是整个国家解决长期劳动力不足又不损失国家竞争力的最主要手段。

(作者孙文凯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宜宾分院(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