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地产 | 富力,冤吗?
来源:云地产
2009年2月,深受世界金融海啸洗礼的富力,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搞了一场“中国地产凤凰涅槃”的活动。
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张力亲自站台,并做了主题演讲。他上来就揶揄同行说,南方地产商老板不如北方的擅长演讲,大多数都在低头干事。
张力的意思是,像他这样的老板,更擅长闷声发大财。
隔空斗完北方的同行后,张力又将大宝剑指向了南方的同行,随即爆料碧桂园说:“有一次,我跟杨国强聊天,他说现在开工面积达到了千万平米,每月开支十几个亿,资金压力非常大,有些项目都在亏本卖。”
耿直Boy张力爆出这个大料后,整得他的公关团队大半夜不睡觉却在灭火。
张力亲自出马,意在澄清,富力活得很好。
其实不然。2007年,受楼市火爆刺激,富力加大马力野蛮扩张,大举进军商业地产,将其负债率推高至139.5%。
这还不够爽。因这一年,富力以161亿元的销售额,将其排名拉升至行业第四,仅次于万科、绿地和中海,一跃成为“华南五虎”之首,并立下了又一“大梦”,那就是向万科发起挑战,要夺下全国第一的宝座。
富力双雄丰满的中国梦被突然来袭的金融海啸打碎了一地。
2008年,商业与住宅开发速度高达1:1的富力,也被传出与绿城一样,陷入了资金链紧绷的悬崖边。
当时的引爆点是,2007年,富力联合深圳鼎力砸下47个亿,夺下佛山地王,因无力按时缴纳土地款,而被没收了2.4个小目标的保证金。
此后,富力资金链紧绷的甚至濒临破产的传闻,甚嚣尘上。
因此,张力亲自出马,以澄清传闻,未料,聪明的张生却用同行的故事来装点富力的门面。
但不少业内大咖得出了一个出奇相似的结论:富力这轮又踏空了。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
最近,“三条红线”大棒落下来后,富力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壹
“三条红线”及此轮始于2016年的强势调控,对房企所造成的杀伤力,远比2008年那波来的更猛。
那年,唯一陷入债券兑付危机的,只有绿城,尽管像富力、恒大等狂奔者,压力山大,但最终被政策春风所“救赎”。
而这轮史无前例的调控风暴,已让王健林、王文学、黄其森等企业家老司机体验到了前进路途中的坑有多深。
大江水寒鸭先知。自郁亮喊出活下去之后,地产圈的寒气开始咄咄逼人。
比张力更耿直的李思廉在去年3月份公开说:“万科说活下去,是提醒我们活下去。”
与政策对赌习惯了李老板还斩钉截铁地说,海南岛2019年肯定会放松限购,“这是100%的”。
被称为“李生”的太平绅士李思廉话音刚落,有报道就指出,海南富力的项目吞了一片红树林。
紧接着在去年8月份的中报会上,当被问及融资收紧、市场表现不给力对富力的影响时,李思廉又说:“谁说今年市场差?看见哪个公司差了?一家都没有。”
话音刚落,李先生回去就发出一纸通知,暂停拿地,发动公司全员卖房。
真是太拼绅士不太平啊。
进入2020年,围绕在地产圈的寒气再度加重。被誉为“白衣骑士”的老孙,由买买买,变为出售资产;许家印也紧随其后,卖出部分资产……
风向真的变了。
此时,李思廉终于回到了应有的场景之中。在3月份的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他表达了两大核心观点:
第一,降负债,延长部分债务账期。
第二,引入战投或者出售一些重资产项目。
但到目前,富力并未有引战或卖资产的行动。再说了,当下谁会愿意当接盘侠?
难道李生又在跟风说漂亮话吗?
贰
日前,“三条红线”似乎成了悬挂在房企老板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央妈的领导说,该政策酝酿已久,为了防止地产商盲目扩张而出的监管利剑。
其实,蒙眼狂奔者,一眼就能从三条红线中看出来。
目前,破三条红线最狠的当属泰禾。
你看看,最近黄老板真是焦头烂额,希望白衣骑士万科搭救,九哥却说,看你想活的欲望有多大。
还有,黄老板最近不仅吃了几张大红牌,被列为失信人之外,还被证监会公开谴责,因其去年年报的数据与事实不符。
今年以来,泰禾债务危机进一步加重,债主追债、基金讨债维权,部分项目停工或延期交付,引发业主拉横幅事件接连发生,不知道万科能否兜住这个大底。
除了泰禾之外,挑战万科不成功的富力,似乎却坐在了破三条红线房企中的第二宝座。
半年报显示,富力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78.16%;净负债率为184.45%;现金短债比为0.44。
看出来没,富力不仅全部越过了红线,而且与“好学生”相去甚远。
这在房企中,也不多见,当然除了泰禾、福晟之外。
每轮调控都会牵出一家焦点企业,所以三条红线的焦点,似乎轮到了富力的头上。
叁
“三条红线”刚刚祭出,许家印以全国七折卖房向其致敬;林腾蛟引入泰康保险来加固财务保险;许世坛则萌生了收购福晟的退意;那万科呢?会不会来一次“郁黄”失恋的大戏?
李思廉也在“自渡”当中。
当然,解决旧债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新债。可在三条红线的监管下,富力最近吃了个闭门羹。
9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富力发行的一支“ASB”26亿元酒店资产支持专项债券,被“终止”。
无奈之下,李思廉打算将酒店业务打包,去新加坡以REITs的形式上市。
从而盘活酒店资产,以缓解偿债压力。但这个计划至少需要10个月时间。
为了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富力在9月15日祭出了配股融资计划。按每股9.82港元配售2.57亿H股新股,募集约25亿港元,用于偿还境外债务。
这是富力上市14年以来,第二次进行配股融资,上次是在去年底进行的。
急于融资的富力,选择在这个时候配股,虽然能救急,但却卖得很便宜,比如去年配股价格是13.68港元每股,而这次,则少买了近10个小目标。
屋檐之下,该低头的时候,就得低头。
这是富力多次踏错市场节拍的结果。
2008年之前,王石多次提醒李思廉,别搞资金沉淀大的商业地产,可富力却偏向虎山行,让负债率超出红线。
好在于,后来的四万亿将地产商从深寒的洗澡池里拎了出来。
天气好转后,富力双雄又像王健林一样,大举借债扩张,2012年后,执着于一二线城市的富力,学习杨国强,砸下400多亿向三四线城市进军,但却迎来了2013年的大调控,富力业绩遭遇了滑坡。
由于受此打击,2014年拿地不积极的富力又失去了2015年“去库存”的政策红包,业绩停滞不前。
好不容易2017年从之前的误判中逐渐走出的富力,却又陷入了误判之中,那就是耗资近200亿,七折拿下了前首富王健林的77家酒店。
尽管在这桩世纪大交易中,李思廉从中获得了“全国砍价大王”及富力获得了酒店大王的荣誉,但富力的负债率却一路走高。
三条红线大棒一来,富力就成了焦点中的焦点。
你说冤不冤?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