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喝就打人?银行业从业人员迎新规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09-07 17:43:04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马梅若 张末冬

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红线何在?在部分银行出现内部风气不正、有损行业形象的行为引发社会热议后,这一问题更备受关注。

中国银行业协会在最新修订发布的《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以下简称《操守和准则》)中给出了权威回答。具体而言,《操守和准则》提炼了“七项职业操守”、“三类行为规范”、“两个服务核心”和“一项名单惩戒机制”。其中,三类行为规范包括“行为守法、业务合规和履职遵纪”;两个服务核心为“保护客户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一项名单惩戒机制包括“黑名单”“灰名单”及相关制度。

本次《操守和准则》根据此前《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修订而来。早在2007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过一部《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为强化银行业从业人员行为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银行业的发展,一些严重违法违规违纪、损害行业声誉行为时有发生,如何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诸多修订中,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本次《操守和准则》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高管提出了“特别准则”。

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操守与准则》针对一些因机构风气不正、高管意识不足导致的行业乱象,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要“不得向特定关系人等提供高薪、职位职称”、破除“圈子文化”,要“关爱员工,严禁体罚、辱骂、殴打员工”“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等要求;对高管提出“带头遵守、模范践行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在战略制定和绩效管理等工作中融入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考量”“全面推动所在机构营造良好从业氛围和工作环境”等要求。

这一修订让人联想起日前某银行员工因拒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的新闻,当时舆论一片哗然。新华视点曾就此事称要向畸形“酒桌文化”说不,而中国银行业协会于8月27日也专门发文回应,涉事银行对外发布说明,仅采取严重警告、扣罚绩效之类轻描淡写的处罚,无异于“罚酒三杯”。发文中称,“今后,对从业人员因行为恶劣,对行业造成重大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将考虑纳入行业禁入黑名单。”

这一表态已经落实在本次文件中。对于“黑名单”,该负责人解释,《操守和准则》明确银行业协会建立违法违规违纪人员“黑名单”和“灰名单”,对纳入相关名单的人员实行通报同业、行业禁入等惩戒制度。名单惩戒机制具有广泛的法律法规基础,切实为职业操守和行为准则的贯彻实施提供力度。

在为从业人员划红线之外,《操守和准则》还通过“七项职业操守”,刻画银行业从业人员“忠、专、实”的独有职业性格特征和共同价值观。

其中,“爱国爱行”“服务为本”“严守秘密”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要“忠”,既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金融事业、热爱银行业工作,又要努力维护所在银行商业信誉,还要竭诚为客户和社会提供规范、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依法合规”“专业胜任”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要“专”,在职业生涯中永远要有合法合规合纪意识、谨守职业底线,树立终身学习和知识创造价值的理念,及时了解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态,不断学习提高法规政策、银行业务、风险管控的水平,保持“学中干”和“干中学”,在岗位上不断增长专业能力。

“诚实守信”“勤勉履职”要求银行业从业人员要“实”,珍视声誉、信守承诺,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发扬银行业“三铁”精神,尽责、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操守和准则》的发布,对于塑造银行业从业人员共同价值观,规范银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推进银行业清廉文化建设,维护银行业正常经营秩序,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等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