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新风口已到?新能源造车警惕“地方PK赛”


来源:时代周报   时间:2021-02-02 09:41:45


新能源造车警惕“地方 PK 赛”

去年以来,特斯拉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或股价暴涨、或顺利上市,新能源车行业的资本新风口似乎已经到来,这成为各地加持新能源车产业投资的原因。

毕舸 财经专栏作家

FF和PSAC近日宣布,双方已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完成后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该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二季度完成,完成后公司估值约为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

与此前FF 91迟迟无法量产、“老赖”贾跃亭债务缠身消息不同,这一次消息称,FF背后金主包括华发集团、吉利、格力集团等。

这边,FF刚与珠海擦出火花;那边,被誉为“中国最牛风投”的合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再次出手。1月27日,零跑汽车宣布完成43亿元B轮融资,战略投资方除国投创益、浙大九智外,还有合肥政府投资平台参与投资。

去年以来,特斯拉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等或股价暴涨、或顺利上市,新能源车行业的资本新风口似乎已经到来,这成为各地加持新能源车产业投资的原因。

然而,新能源汽车资本新风口是否就等同于新能源车行业的量产未来一帆风顺?各地“造车热”能否获得预期回报?这些问题还需相关决策方认真思考。

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其特点就是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回报,但高风险也不可避免。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周期漫长,需要资金动辄百亿元甚至更多。即使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未必能确保成功。近年,拜腾汽车等失败案例不胜枚举。这一方面来自于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技术还是制造,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再到落地上路,涉及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某个新能源车企的投资及产品化为乌有。

另一方面,部分新能源车企为赶上风口,试图缩短研发周期,例如重金投入挖走传统车企或互联网企业人才,在短时间内造出量产车。这样激进的做法有违技术研究及产品制造规律,结果要么是仓促成型的产品先天不足,要么因过度烧钱导致资金链断裂。

不排除这是个别投机者急功近利,为获取私利而不惜采取作秀乃至欺瞒方式博取投资及国家扶持。前些年,新能源车行业骗补现象引起有关部门的专项整治。

但如果某些企业和地方认为,仅仅依靠砸钱就能砸出下一个特斯拉,容易陷入产业过热、无效投资,带来失败的产品、巨大的资金浪费。

FF即将“借壳上市”,就此断言贾跃亭“咸鱼翻生”为时尚早,最终还是要看FF是否能实现量产,并接受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其品质、技术被大量消费者认可并买单。

与此同理,各地参与“造车”也要警惕陷入冲动决策,需要更充分的论证,对引入企业更严谨的调查,综合考量企业自身技术及制造能力、当地与车企之间的资源配套程度等,才能得出更全面、更成熟的结论。

新能源汽车的车速虽快,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还是“慢”周期产业,这就需要地方、车企、投资者“量速而行”,不能光盯着其诱人的前景而忽视其风险,更不能为了玩概念、投机而弄虚作假。要知道,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才是最终的仲裁者,任何无视其规律的做法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