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控不严 违规放贷 中信银行新年再吃多张罚单
来源:极客网
极客网·极客观察1月22日(文/水木)2020年银保监会对银行业违规问题的处罚力度有所加大,去年全年银保监会对银行业开出的罚单超过3500张,累计罚没金额接近15亿,其中涉及问题多为违规放贷、内控不严、背离审慎经营原则、违规收费、捆绑销售等大类问题。
其中作为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位的中信银行,在去年累计被罚没款项金额超过3000万元,在进入2021年后该行再次接到监管开出的多张罚单。
据银保监会官网显示,中信银行下辖两地分行南昌分行、安庆分行分别因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以及违反贷款用途遭罚款、警告。
去年,该行曾因内控管理不严、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违规贷款、以及通过其他手段延缓风险暴露等原因连续被银保监会处罚,其中仅2月份的一张罚单金额就达到2020万元,违规原因触及13项涉房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在2018年及2019年也曾分别收到过超千万元的大额罚单。
2018年12月7日,中信银行因理财资金违规缴纳土地款,自有资金融资违规缴纳土地款,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等6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2280万元。
2019年8月9日,中信银行因存在未按规定提供报表且逾期未改正、错报、漏报银行业监管统计资料等13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没收违法所得33.6677万元,罚款2190万元,合计约2223万元。
抛开违规受罚,该行在2020年呈现出的经营业绩也并不理想,其中资产质量承压、不良贷款双升,已成为该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中信银行2020半年报显示,该行上半年实现营收1020.13亿,同比增长9.51%,净利润259.64亿,同比下降9.96%,归母净利润255.41亿,同比下降9.77%,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9.65%,这次的成绩单也打破了该行十年来保持的净利润正增长记录。
另外,该行最新一期的2020三季报显示,经营业绩依然延续了上半年的颓势。其中第三季度该行实现营收471.61亿,整体前三季度共收入1491.74亿,同比上年三季度和整体前三季度分别下降了4.22%和增加了4.77%。而归母净利润方面同比上年三季度下降了8.58%,同比上年前三季度下降9.41%。
2020上半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83%,至第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已上升为1.98%,而2019年的不良贷款率为1.65%。快速上升的不良率正在同步堆积风险隐患。
一边是业绩下滑的冲击,而另一边则是消费投诉大量增加的舆情扰动。
2020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环比增长26.5%,给银行业带来一定的舆情压力。而中信银行在多方面的消费投诉量都排在股份制银行前列。
据中国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85097件,环比增长26.5%。其中,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37475件,环比增长30.6%,占投诉总量的44.0%;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8471件,环比增长46.0%,占投诉总量的10.0%。
其中中信银行的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名。2020年第三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3370件。其中,中信银行投诉量为5238件,环比增长17.4%,在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中占比14.0%;
另外中信银行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名。中信银行为513.5件/千万个人客户。
同时,中信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中遭投诉量也上升明显,位居股份制银行第二名,投诉量为4694件,环比增长13.7%,占中信银行投诉总量的89.6%。
截止去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个人贷款余额17520.78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2.64亿元,增长1.23%,个人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54.60亿元,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上升0.30个百分点。
其中,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120.38亿元,不良率为2.50%,较上年末上升0.76个百分点,上升了43.68%。
2021年中信银行能否摘掉被处罚大户的帽子,关键取决于如何坚持合规经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