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大眼楼管
作者:青柠
1月15日早间,上坤地产发布了其上市后的第一份融资公告,将发行于2022年到期的1.85亿美元12.75%优先票据。而这距离其2020年11月17日上市刚过去不足两个月。12.75%的发债利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虽然资本市场的信用需要积累,但与同年上市的房企发行的第一笔美元债相比,这一利率水平依然较高。并且近几年对信托贷款的依赖使得公司的融资成本持续走高,截至2020年4月底,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已达10.3%,这大幅加重了公司的负担。在业务层面,近年公司的销售增速、结转速度均大幅放缓。
首笔美元债利率较高 12.75%暂居年内第二高
这则融资公告发布后,有一段小插曲。上坤地产品牌总监在朋友圈“回应”了媒体对其融资利率较高的质疑,发文称“资本市场信用需要积累,融资渠道需要持续拓宽。有人居然拿公司第一次发债利率和别人家发过数十次债的做对比。将弱志晒在阳光下,真的需要内心足够强大。” 并且据爆料截图显示,上坤地产总裁朱静也对该条动态作了回复,虽不明支持与否,但起码没有反对。
2020年,共有7家内地房企成功赴港IPO,汇景控股、港龙中国、金辉控股、上坤地产、祥生控股、领地控股以及大唐集团。
汇景控股1月16日上市,8月3日发布第一笔融资计划,1.1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美元债,利率12.5%。
港龙中国7月15日上市,11月26日发行了上市后的第一笔融资,1.5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13.5%的美元债。
金辉控股10月29日上市,但目前暂未发行美元债,但其上市前在2020年1月和6月发行了两笔美元债,分别为3亿美元10.50%、2.5亿美元8.8%。
祥生控股11月18日上市,目前暂未发债,2020年1月曾发行一笔1.5亿美元利率12.5%的1年期美元债。
而12月上市的大唐集团和领地控股也还未发债。
与2020年新上市房企的第一次发债利率对比,上坤地产此次12.75%的发债利率仅次于港龙中国的13.5%,处在行业高位。并且,距离其上市才过去2个月,融资频率较快。
平均融资成本持续走高 信托贷款占比高
融资成本是一家房企综合实力的侧面反映。规模、财务等“实力”欠佳,银行授信不宽裕、低息银行贷款不够用的情况下,房企就需要依赖信托融资。
截至2017年-2019年及2020年4月底,上坤地产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分别为7.4%、9.3%、9.4%和10.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呈持续走高态势。
上坤地产的信托贷款占比较高。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公司未偿还的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信托贷款等)分别为11.64亿元、35.97亿元,信托贷款约是银行贷款的3.09倍。也就是说,其他贷款约占当期有息负债的75.55%,即使放在信托贷款占比较高的房地产业内来看,这一占比依然较高。而在过往的2017年-2019年,公司每一年的信托贷款余额都要高于银行借款余额,2017年前者高达后者的3.56倍。
信托贷款利率太高了。招股书显示,在上坤地产列举出的截至2020年4月30日及8月31未偿还的31笔其他贷款中,利率区间在9%-18%,而9%-10%的仅有3笔,大部分在10%以上。
而长期、高代价、大规模的信托借款显然给上坤地产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17年-2019年,上坤地产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分别为3.63亿元、6.48亿元和7.64亿元,分别占当期净利润的726%、418.06%和347.27%。同期,公司的净利率分别为2.88%、9.83%和8.98%,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销售额大幅降速 高管层动荡
上坤地产是一家年轻房企。2010年,朱静从建业地产出走创业,在上海创立了上坤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只不过,如今地产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已经过去,融资收紧的大环境,对于尚处于扩张期的小型房企非常不利。
上坤地产的业务目前仍然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截至2020年7月末,公司的土储合计412.93万平方米,公司应占建面300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经济区占比70.2%,上海、杭州、宁波最多,在12%-15%之间。其余在珠三角经济区有所突破。按照2019年销售面积 156万平方米的去化水平来看,公司目前的土储水平不算充足,仍有较大的拿地需求。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上坤地产的全口径销售额分别为51.5亿元、229.5亿元和271.8亿元,销售增速大幅放缓至18%。同时,公司的结转速度也有所下降,2017年-2019年上坤地产结转面积分别为4.29万平方米、14.41万平方米和20.02万平方米。业务表现不佳,上市不足两个月便面临核心高管的出走。
上坤集团副总裁、主管营销工作的佟文艳已提出辞职,据传将于春节前后正式离职。佟文艳于2018年11月加入上坤地产,在公司上市前8个月被任命为副总裁,负责品牌、销售、营销管理及客户关系。她曾先后在绿地、旭辉等知名房企担任要职,是上坤地产的核心人物之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