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保险日报:保险资管迎来分类监管时代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1-01-18 14:40:13


保险资管迎来分类监管时代

事关15万亿元资金,保险资管公司监管评级办法新鲜出炉!以风险为导向的分类监管,既是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金融机构监管措施,又已在我国金融市场积累了十余年的监管实践经验。

1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评级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旨在进一步加强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监管和分类监管,促进资管行业合规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办法》共五章二十三条,主要从公司治理与内控、资产管理能力、全面风险管理、交易与运营保障、信息披露等五个维度指标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综合评分。根据评级结果,监管部门将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产品创新、现场检查等关键领域,针对不同公司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

此外,《办法》设置了一年的试运行期,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受访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保险资管行业终于诞生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统一度量衡”,宣告分类监管时代的来临,有助于机构发现问题,查缺补漏、找准定位、看齐标杆,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全面促进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提升。

重疾险将有新变化:保障范围、产品价格有何影响?

近年来,百姓健康保障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我国重疾险已有20多年发展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重疾险产品累计推出超3000款,承保近2亿人次,赔付约18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1000亿元。随着临床诊断标准和医疗技术日益完善,我国疾病谱及重疾发生率有较大变化。2020年底,《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和《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先后发布。不少消费者关心,修订疾病定义、重疾表将对重疾险保障范围、产品价格有何影响?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原先25种重疾定义扩展为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新增严重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3种重度疾病,同时对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新增对应3种轻度疾病定义。扩展重大器官移植术等8种疾病保障范围,完善优化严重慢性肾衰竭等7种疾病定义。

部分定义条目赔付条件放宽。比如,基于微创手术更加成熟和广泛应用等现实情况,对“心脏瓣膜手术”取消必须“实施了开胸”这一限定条件,代之以“实施了切开心脏”。

举牌按下暂停键 中国人寿终止参与广百股份定增

日前,广百股份公告称,终止与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以及与中国人寿签署的《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

广百股份表示,由于目前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公司与国寿资管、中国人寿友好协商,各方分别同意终止国寿资管作为战略投资者与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以及终止中国人寿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

据悉,2020年6月,广百股份与国寿资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引入国寿资管作为战略投资者与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同时由中国人寿认购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并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

外资开年大手笔“扫货”保险股 保险股三重利好叠加

2020年走势低迷的保险股,今年开年后一改颓势。上周五,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均收获不错的涨幅。今年以来,在多重利好催化下,机构看好保险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外资也在大手笔下注保险股。

数据统计后发现,今年以来的10个交易日里,作为保险股龙头的中国平安已被外资净买入2464.9万股,净买入额达21.4亿元,位列外资净买入A股金额的第二名。同期,外资还净买入中国太保1099.4万股,持股数较年初增长7%;此外,外资对中国人保及新华保险的持股数量也较年初增超1%。机构看好保险股,理由主要有三个。券商等研究机构认为,目前保险股蕴含多重投资机会:一是今年保险业“开门红”(险企将历年1月份或一季度定为“开门红”)不受疫情影响,险企经营业绩有望较去年大幅提升;二是利率上行推动险企投资收益提升;三是目前保险股估值仍处低位。

险企本身也看好保险股的投资价值。爱心人寿资管部负责人表示:“疫情带来的冲击终将过去,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长将会回到原有潜在增长曲线上,且保险公司内含价值11%的折现率为投资保险公司提供较好的预期回报,因此,长期看好保险公司的投资价值”。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