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小店来袭 小店经济迈上发展快车道
本报记者/郭梦仪
2019年底,曾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的毛先生和朋友在上海大学路开了一家小店:江湖二十八度·江湖菜酒馆。三个月后疫情暴发,这家位置偏僻的非沿街小店停业了两个月,但不久毛先生依靠互联网思维,通过小店数字化升级挺过了困境。
越来越多像江湖菜酒馆一样的小店迈上数字化升级的快车道。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下,美团将在上海打造10条数字化小店示范街。2020年12月24日,大学路已作为首条数字化小店示范街在杨浦区落地。改变的背后,是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小店经济的大力支持。
2020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商务部、工信部等多部门下发文件支持小店经济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助力小店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小店经济,对于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外卖助力小店经济
2020年疫情,加快了中小餐饮、服务业商户的数字化进程。位于北京北新桥的“网红店”胖妹面庄的逆袭,正是中国数百万小店通过数字化实现复苏的缩影。
因为堂食火爆,面食品类对外卖的要求也很高,胖妹面庄的老板杜贝贝以往一直没考虑过开通外卖。疫情来袭,杜贝贝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杜贝贝密切追踪着新发地的疫情信息。多个餐饮店确诊病例爆出,不能掉以轻心。随着天坛发现一例感染病例,北新桥突然被列为中风险地区。杜贝贝想着,胖妹面庄店不大,但名气响,翻台快,特聚人。当时有两个员工专门在店外服务顾客排队,发号、间隔距离,“他们其实也害怕,但让他们退下来,他们也不走”。
临过年,疫情暴发,胖妹面庄依然人流如织。但没过两天,全国各地的餐厅陆续停业。疫情越发严峻,杜贝贝有些慌了。正月初五她主动联系了美团上线外卖。
6月北京疫情反复,胖妹面庄主动选择关闭堂食。不过,此时小店的外卖订单可达到三四百单的单量,为扩大线上经营,杜贝贝还租下了附近一家倒闭的火锅店,作为专门的外卖厨房。
疫情等因素将胖妹面庄等传统小店推向了数字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7月,商务部联合7个部委发布《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至2025年,培育小店经济试点城市(区)100个,赋能服务企业100家,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
在此背景下,小店经济通过数字化升级,在经济发展、稳就业、促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价值。美团大数据显示,2020年9、10月份我国服务业小店的消费复苏率分别为107%和104%,均已超越往年的水平;2020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美团上的新增小店数量近30万家,小店营业额环比增长18.4%,展现出小店经济强大的生命力。
数字化推动小店转型
根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小店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来自美团的一份报告显示,有九成小店员工数在5人及以下,其中七成员工数在3人及以下。小店的集中度不高,长尾特征非常明显,年营业收入少于50万元的小店的占比达88.7%。服务业小店的创业方式以自己单干或者夫妻店为主,占比高达67.2%,与合伙人和朋友一起创业的比例为31.6%。
获客难与不擅长营销是当前小店数字化发展的主要痛点。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疫情期间,线上成为众多服务业小店实现生存和发展的主渠道,美团等公司为服务业小店发展提供了获客与营销的重要渠道和动力。
上海持续发力小店经济,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美团《中国服务业小店经济活力报告》显示,上海在小店供给能力和消费活力方面位列全国第一,小店消费金额在全国小店消费总金额中的占比达到4.8%。
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下,美团将在上海打造10条数字化小店示范街。2020年12月24日,大学路已作为首条数字化小店示范街在杨浦区落地。数字化小店示范街上的商户将获得美团小店大礼包。礼包包括全新的针对中小商户开发的“美团商业大脑”、专业的数字化培训课程“美团大学小店守护计划”、“小店守护联盟”专项流量扶持等三大扶持政策。
本次商业大脑为美团AI团队开发完成后,首次在具体店铺投入使用。它是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图谱技术,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对公开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从而为商家提供店铺经营状况、市场情况、用户喜好等的数据分析支持并给出经营策略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经济活力报告推出了全国首个“服务业小店经济活力评价体系”,综合小店供给能力、小店消费活力、数字化水平三个维度,为衡量各地方的小店活力提供了一套量化标准。其中,小店供给能力包含品类覆盖、线上小店商户占比、高评分小店商户占比三个指标,用于评估地区供给丰富度、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小店消费活力包括消费金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率两个指标,用于评估地区消费规模和消费增长潜力;数字化水平包括小店线上化率和收银管理系统覆盖率两个指标,用于评估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智能设备等科技应用水平。
此外,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联合美团发布《服务业小店店主生活和工作报告》(下称“小店店主报告”),通过对店主人群特质、小店承载的社会功能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揭示服务业小店店主当下的生存和工作状态。
小店店主报告调查发现,小店店主以80后和90后为主,小生意人、白领和工人是小店的主要创办人群。在小店创办初衷上,梦想和兴趣爱好的导向性增强。我国服务业小店在走出传统的夫妻店模式,朝着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方向发展。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认为,小店经济,大有可为。小店经济与现代城市发展在理念、管理、服务、体验等方面融合,助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希望有关政府部门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给经营者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信心,不断提升市场活力和消费动力,各方共同努力使“小店经济”释放出更大活力,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有效举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