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信托公司申请信保基金 或为化解流动性问题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1-02-06 07:41:33


多家信托公司申请信保基金或为化解流动性问题

本报记者/樊红敏/郑利鹏/北京报道

近日,渤海信托拖欠员工绩效工资一事引发业内关注。

据了解,渤海信托基层员工薪酬一直正常发放,但管理层工资曾在2020年年初缓发,管理层还曾多次降薪。从媒体报道来看,渤海信托拖欠工资背后,与大股东占用资金引发的流动性问题不无关系。

无独有偶,某资深信托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某央企信托公司有几十亿不良,自有资金‘固化’在不良项目上,(现在)发工资都有点困难。”

南方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亦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公司资本金已经被花光了,未来流动性问题也会显现。

更早之前,华信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已陷入流动性危机。

种种迹象显示,在行业不良率攀升、刚兑未破、资金池业务被叫停的大背景下,流动性问题或已非个别信托公司单独面临的问题。

资金有多紧张?

“2020年1月才发完2018年的奖金,2019年的奖金当时是要一起发的,不过公司领导不同意,后来因为疫情,也就没有发放。” 渤海信托内部员工向媒体透露称。

此前已经爆发危机的华信信托则更“惨”。

2021年1月份的相关报道显示,华信信托仍有20余个项目处于延期和第二次延期,资金缺口约70亿元。

信托业流动性问题还表现在,近两年来有十余家信托公司申请过信保基金流动性支持。

相关信息显示,2019年以来,安信信托、渤海信托、中诚信托、吉林信托、华信信托均曾向信保基金质押过股权。

本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2019年以来,至少有十家信托公司申请过信保基金支持。

陕国投A(000563.SZ)2019年年报显示,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提供的资金,期末余额16亿元,期初余额12.5亿元。此外,五矿资本(600390.SH)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信保基金流动性支持资金,本期发生额29亿元,上期发生额68亿元。

江苏国信(002608.SZ)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收到信托业保障基金流动性支持,本期发生额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家信托公司2020年也均宣布或完成增资。其中,2020年7月7日,陕国投公告称,拟以3.06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超过约11.89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7亿元,所得募资将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而五矿信托、江苏信托2020年均已完成增资,前者增资70.51亿元,后者增资50亿元。

相关信托公司研报中提到,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已有将近20家信托公司完成或发布了启动增资程序、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信息。2020年内完成增资的信托公司有9家,累计增资额度达到272.42亿元。

中诚信托战略研究部和晋予曾在发表研报中分析认为,近年来,信托公司固有资产的流动性问题越发得到关注,突出体现在信托公司拆入同业资金的规模上。2018年,60家信托公司固有总资产和净资产之差的平均值为20.91亿元;2019年这一指标上升至25.52亿元,同比增长22.05%,增速明显高于总资产和净资产增速。

“信托公司固有资产中同业资金拆入的显著增长反映了其流动性需求不断提升。”和晋予提到。

部分公司已经关注到信托公司流动性风险的问题。如,五矿资本2020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到,“五矿信托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如固有业务投资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将导致公司流动性管理的不确定性增加。”

“刚兑”未破

事实上,监管层人士在2019年底就曾提到流动性风险隐患突出的问题。“部分信托项目底层资产呈劣化趋势,变现存在困难。资管新规过渡期内整改任务较为严峻,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率大幅上升至2.67%。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末提升0.35%。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环比增加79个,增幅为5.11%。信托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加660.56亿元,增幅11.45%。

用益信托金融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至10月末,信托违约金额超过1348亿元,其中工商企业领域的产品违约情形较多,涉及金额最大,为754.25亿元,房地产类信托违约金额409.07亿元。

而刚性兑付则是信托公司出现流动性风险更直接的原因。

尽管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监管部门一再明令禁止刚性兑付,要求打破刚兑,但“刚兑”现象在信托行业内事实上依然普遍存在。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提到,信托公司承担风险管理责任的主动管理类信托资产风险率为3.04%,如果考虑当前大多数信托公司仍选择刚性兑付的情形,投资者实际发生和承担的风险将远低于这个比例。

以金谷信托为例,本报记者此前曾收到匿名信报料,2019年以来,金谷信托仍在进行大规模的项目刚兑,数额高达20余亿元。

华信信托引战增资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对项目进行刚兑。华信信托在延期公告中曾表示:“在各方的支持下,我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底层信托资产处置变现;积极推进增资扩股,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推动自有资产的处置变现。上述资金均用于信托计划的兑付。”

“在行业风险加速暴露的形势下,通过固有资金承接信托风险资产,直接导致部分信托公司流动性紧张乃至不足。因此,信托公司流动性需求明显提升,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风险问题。”和晋予在发表研报中提到。

“资金池”急刹车

雪上加霜的是,刚性兑付事实上依然普遍存在,但用于隐藏不良风险的资金池业务却被叫停。

资管行业资深观察人士王小乂近期曾撰文提到,刚性兑付衍生出的另一个问题是非标资金池,当信托公司自有资金不足以兑付之时,非标资金池成了掩盖风险的最主要方式,且进一步扩大了刚性兑付所积蓄的风险。当前市场上个别机构整体风险暴露,无一不由于非标资金池所致。

2018年4月下发的“资管新规”要求,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2019年,银保监会在“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的工作要点中还要求,禁止新增非标资金池,或通过分期发行、开放式、多层嵌套等方式变相新增非标资金池业务等。

本报记者了解到,上述政策背景下,2020年三四月份,监管机构曾对多家资金池业务比较典型的信托公司进行审查,并叫停多家信托公司资金池业务。

关于信托业资金池业务的规模,前述监管层人士同时提到,截至2019年9月末,28家信托公司上报非标资金池余额4798.15亿元,其中投资非标资产占比约六成。个别非标资金池底层资产期限错配严重,资金接续已出现困难。个别非标资金池主要用于承接信托风险项目,底层资产质量加快劣变,清理难度不断加大。

此前,关于清整资金池业务的风险,某信托行业研究人士表示,一方面,资金池规模庞大,一旦有负面舆情,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资金池内的不良资产较难处置。

2020年四川信托、华信信托项目大量违约的直接原因就是资金池业务被叫停,其中,前者是具备资金池性质的TOT产品被叫停,后者则是包括资金池在内的所有业务均被叫停。

“经济下行,项目风险暴露,原来用于隐藏风险的资金池或TOT产品被监管严格约束,信托公司用于解决兑付问题的手段只剩增资和向信保基金借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