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人居环境专委会秘书长张晓彤: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黄河流域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张晓彤指出,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行动的系列活动之一。
2015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获得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69个具体目标,具体包括减贫、农业、人均、生态等17个方向。中国是最早承诺并践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家之一,五年来已经形成非常多的成果,包括减贫、城镇化建设等。我国区域性战略也是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
“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实现了黄河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两大战略的耦合。”张晓彤举例说,目前国务院批复或正在加快推进的11个国家级的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共11个,黄河流域共有四座城市;已经批复的189个可持续发展试验区,黄河流域有57个。这充分说明,黄河流域对于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多么重要。
张晓彤介绍,在此次活动考察基础上,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联合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行动之2020“探寻黄河之美”活动考察报告暨黄河沿线城市可持续发展进展专题报告。
以黄河沿线43座城市减贫为例,张晓彤称,经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整体贫困已基本得到解决,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局部致贫原因仍多样,防止返贫仍需重点关注。另外,在生态保护方面,沿线城市土地沙化趋势已得到遏制,生态修复效果显现,其中,陕西省延安市森林覆盖面积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130万亩。
此外,张晓彤表示,中国在人居方向作出了巨大贡献,体现在住房、交通、公共空间等方面,但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和时度不均衡问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协调解决。
他还表示,黄河之美有两个层次,一是功能美,二是形态美。如何将“两美”更好地连接在一起,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景观。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非常详尽的景观特征评估以及规划。“我们呼吁,推进国家和地方景观的立法工作,积极将其纳入地区、流域的国土空间规划,来支持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