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大品质:
01尊重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东西都关系到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功课就是——学会尊重。
尊重在孩子的成长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我们身边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些校园霸凌和暴力的现象,这些事情之所以总是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懂得尊重别人:尊重不同的兴趣爱好、尊重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背景、尊重不同的穿衣打扮和长相风格、以及尊重不同的性取向.......
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教会孩子成为一个尊重别人、也可以赢得别人尊重的人。
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中,太多人把孩子往最优秀的顶峰逼,大家给孩子的教育模式似乎都变成了:你要和有钱人家的孩子相处,你要和会读书的孩子成为朋友,你要怎么怎么样,但是却很少有人强调——你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是你赢得别人尊重最重要的武器。
02包容
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孩子身边,也许总会存在一些与绝大多数人不同的人,但是我们却不应该因为这些而戴上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与众不同并不是错。”
我们的社会包容性实在是太差了:
(1)身材歧视
我们没办法包容那些身材并不好的女性,似乎减肥成了所有女人必须的出路,对食欲的抑制是每个女人的必修功课,我们用一些很恶毒的词语去描述这些女孩子:“坦克”“肥宅”“矮搓肥”.......
肥胖是错吗?肥胖只是并没有迎合当下亚洲“白瘦幼”的审美,这也可以成为一个女孩子被攻击、被嘲讽的事情吗?
男生有自己的择偶标准,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心目中喜欢的女孩,但并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审美或者观点去攻击那些和自己无关的女性,无论是身材还是肤色,都不应该成为影响女孩自信的一部分。
(2)家庭歧视
多年倡导的“职业平等”在今天依旧没有做到,家庭歧视并不只是针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而是对于父母工作的一种歧视,例如“幼师”“护士”“DJ”“美容师”这类职业都成为了家庭歧视的一部分,大家似乎觉得“美容师”和“卖保险”就是骗子、“DJ”代表着不正经、“护士”意味着眼高手低拜金女,但是这些等式真的是成立的吗?
我们不应该因为职业去歧视他人,更没有必要让职业成为一整个家庭的标签,这样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如果有的选择,大家当然都愿意从事一些光鲜亮丽的行业,但也许出于爱好,也许出于生活,从事了一个职业,如果可以做好,那也是一个人的勋章,而不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
(3)性取向歧视
总有些人认为男孩子就应该是阳刚硬汉,但其实我们的社会存在一些天生敏感的男孩子,甚至有一些生理上是男孩子但是心理上属于女孩子的人群(跨性别通常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应该属于另一种性别。这是一种精神医学上的分类定义,通常用来解释与变性或异性装扮癖相关的情况。医学界也经常使用性别焦虑、性别认同障碍或性别认知障碍来解释跨性别者。);
也有一些男孩子并不是娘炮,但只是喜欢自己的同性,这些难道就是错吗?
我们的社会似乎不包容这些人,只是因为这些人是少数吗?还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办法传宗接代?
法律上,我们国家不允许同性结婚,法案提交了多年,但是依旧没有改变这样的现状;法律上不承认意味着什么呢?这并不只是一纸婚约的事情,法律上不认可意味着你和你的爱人没有法律的联结,当你病危的时候,你的爱人甚至没有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的权利;也正是法律的不允许,让许多人没有办法鼓起勇气和爱人携手一生。
尊重和包容始终是孩子们需要学会的东西,这样的品质可以帮助他们在这个社会上更加坚定地往前走,作为家长,我们 应该告诉孩子:学会尊重和包容,我们因你而骄傲!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