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7日举行的主题为“‘十四五’:重启下的中国与世界”的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综合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冯煦明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有两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领域,首先就是人口断崖。
他介绍,“以80后、90后、00后的人口来看,80后的人口最多,90后与80后相比大概减少了1000万,但是大差不差,90后人口大数是2.1个亿。但是大家请注意,00后人口跟90后相比大概减少了5000万,10后减少得更剧烈,减少了6000万。”
冯煦明认为,如果把80后和90后作为一个群体世代,把00后和10后作为一个群体世代,人口规模下降了1.1亿左右,对于“十四五”这五年的影响可能不是太大,但对于从“十四五”开始接下来的15年,到2035年,作为长期规划的话,这种人口的断崖可能会在方方面面都产生影响。
“比如说对房价,比如说对社保的压力,对财政的压力都会体现出来,建议相关的部门从‘十四五’时期就开始进行一些中长期的预算,包括财政方面的预算,包括国家整个资产负债表的预算,要把人口结构的断崖考虑进去。”
他提到关于青年群体需求释放的课题,表示“现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其实是更有利于老年人,更有利于中年人,而不太利于青年人的。”
“举一个例子,本科生也好,研究生也好,毕业之后租房子等等,综合税率算下来比现在的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持有资产更多的人的综合税率是高的,考虑到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在个税方面恐怕也需要做一些调整。”冯煦明认为,现在的个人所得税一定程度上已经沦为工薪税,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在交税,而那些资产所有者所谓的财产性收入还没有纳入到所谓个税的综合计征的范畴之内。
“2018年有一个很好的改革,把一些扣除项加进来了,但这些扣除项未来可能还有很多改进空间,比如更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他举了这样的例子,“比如,北京房租的扣除项是每个月1500元,稍微在北京有一些生活经验就知道,每个月1500元是远远不足以租房子,哪怕是毕业的同学去合租,恐怕也是不够的。”(文/刘丽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