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风波未平 银行审慎包销信用债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12-26 07:42:03


违约风波未平银行审慎包销信用债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信用债违约由2019年的民企蔓延至国企,如今风险还在持续暴露。

继此前市场机构全面排查持仓地方国企信用债风险之后,1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要求对近期和2021年度企业债券本息兑付等风险进行全面系统排查,对已发行企业债券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提高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存续期管理水平。

监管层虽屡次出手稳定市场信心,然而随着“刚兑”被打破,信用债在一级市场的净融资规模、在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均呈现“缩水”态势。

一边是潜在的风险,另一边是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后三家银行被调查的前车之鉴,近期银行也已经有了调整信用债投资策略及承销业务的趋势,投资及承销门槛双双加高。

信用债市场波动较大

以华晨汽车集团、紫光集团、永城煤电控股集团等为代表的信用债违约事件连续出现,引发了市场动荡。

东方金诚公布的数据显示,从11月的情况看,前两周一级市场信用债净融资额累计达1372亿元;但第三周因违约事件发酵,加之到期规模较大,使得净融资额为-1089亿元。

净融资规模下降的情况延续到了12月。开源证券数据显示,在12月14日至12月20日这一星期,信用债在一级市场净融资规模大幅回落至279.99亿元,环比减少612.36亿元,同时,发行量减小为3130.55亿元,环比减少7.99%;在二级市场,信用债成交量“缩水”,为7153.94亿元,环比下降0.96%;且信用债收益率以下行为主。

普益标准研究员郑哲涵认为,如果近期频出的信用债券违约事件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势必影响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债市投资者的信心,可能会造成银行理财投资标的逐步向利率债倾斜。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2020年新增违约债券数量共计142只,虽然新增违约债券数量较2019年的184只有所下降,但债券违约规模却达到了1626.94亿元,达到历史峰值。

中诚信国际执行副总裁秦媛也预测,在目前存续的信用债中有约8.3万亿元的债券将于2021年到期或回售,整体债务到期压力较大。

“银行理财债券投资主要分为利率债投资和信用债投资,从债券投资占比来看,此前银行理财更偏好于投资信用债。”郑哲涵向记者介绍道,无论是2014~2017年的银行理财全口径统计,还是2018~2019年的非保本理财口径统计,都反映出银行理财债券投资中信用债投资比例近乎逐年上升;至2019年末,银行理财信用债投资在所有投资标类型中占比已接近50%,而利率债占比还不到9%。

“确实已有银行对债券的配置策略进行了调整,如光大银行的阳光金18M添利1号理财产品,从产品运作报告可以看出,此产品的前10大持仓资产中已逐步调整债券类投资标的的选择,逐渐增加利率债配置比例、减少信用债配置比例。”郑哲涵说。

谈及银行投资信用债时是否会提升门槛,郑哲涵告诉记者,此前银行多以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企业经营状况、企业所属区域及行业等因素作为配置指标。“部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对于信用债配置有比较严格的准入要求,评级多为AAA,故近期信用债风险暴露预计不会对这些银行产生太大影响。而对于另一些以稍低等级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银行来说,信用债风险的暴露会促使它们提高债券投资门槛以降低风险。”

打破“国企信仰”

在信用债风险持续暴露、信用债利率下降、成交量减少的背景下,银行对信用债的承销业务是否已经发生改变?

“目前来看,永煤债券违约事件造成投资机构对‘国企信仰’的冲击。”某国有银行投行部人士感慨道,“2014年前,大家认为债券是‘刚兑’的,不存在信用风险溢价,因此国债和信用债的价格很接近,这在国际上确实罕见。然而,随着一些民企、国企相继出现债券违约,如果这些在信用风险溢价方面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那银行的承销就会受此影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亦认为,永煤债券违约事件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因为该事件表明,即便对于区域内的大型、重要国企,地方政府救助意愿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企信仰”受到动摇。“同时,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引起了投资者对于是否存在‘逃废债’问题的质疑:一方面,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前无偿划出了部分优质资产;另一方面,永城煤电控股集团三季报货币资金余额470亿元,远超所需偿还本息,并且违约前21天还成功发行了10亿元的中期票据。因此,永煤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也引发市场机构开始全面排查持仓地方国企信用债风险。”

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指出,信用债的风险对于银行包销或持有自有资金进行部分投资的承销业务会有影响。

上述国有银行投行部人士认为,从上清所公布的托管数据可看出银行承销规模缩减的趋势。上清所托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公司信用类债券托管规模为125987.91亿元,当月减少1521.24亿元。

“银行包销债券的规模减少,除了受信用债风险暴露情况的影响外,银行近年来资本补充压力大也是原因之一。在近期资本充足率承压的背景下,投信用债会使得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增大,因此银行会选择缩减债券投资。”上述国有银行投行部人士说。

不过,某北京地区银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目前对债券承销业务还没有明显调整。“由于我们发债的主体都是在京的大国企央企,总部及一级子公司调拨资金的能力还是有保障的。我们行北京地区的风控水平一直较严,信用债爆雷一定会影响和强化风控策略,倒不至于导致业务停顿或骤减。由于我们近几年对其风控一直很严,开展的业务不多,所以有些国企出问题对我们的波及也有限。”

上述国有银行投行部人士表示,信用债持续暴露,对于单纯赚取中间业务的债券承销,部分银行可能会提升准入门槛。他认为,此前永煤债券违约事件后,三家银行被调查也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但由于单纯承销债券,不会影响银行资本,因此仍会有银行不会调整准入门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