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点拾投资
导读: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的特点是,短期的慢,成就长期的快。即将告别2020年,我们发现这是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现象级”的一年,这一年诞生的规模100亿以上产品数量创了历史记录,也出现了好几位管理规模300亿以上的头部基金经理。
这一年,鹏华基金也作为“现象级”资产管理公司横空出世。作为曾经的“老十家”基金公司,鹏华基金依靠规模和业绩的双丰收,进入公募基金TOP10梯队。鹏华基金今年发行的鹏华匠心精选打破了公募基金历史上的募集记录,而鹏华基金这一年的主动权益超千亿的规模增长,已超过了许多中等基金公司的总规模。
点拾投资也非常荣幸很早就作为对鹏华基金投研团队深度访谈的外部观察家。比如说“国民基金经理”王宗合和我们在过去一年多,做了不下4篇的深度访谈,每一篇都有新的立意和干货。我个人也有幸参加过鹏华基金的多次活动,和老中青三代基金经理都进行过深度交流。我们试图站在一个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为大家揭开是什么成就了今年鹏华基金的“现象级”事件。
公募基金“现象级”年份中的
“现象级”资产管理公司
对于即将结束的2020年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一年。
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公募基金最规模达到了18.31万亿,年内第七次刷新历史记录。其中,权益类基金毫无疑问是这一个“现象级”年份的推手,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在今年前十个月增长了接近2万亿的规模,股票型基金规模也实现了超过5000亿的增长,两者合计规模增长了2.43万亿。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就迎来了主动权益的白银时代。2019至2020年10月底,股票以及混合型基金的净值规模增长了150.87%,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5.58万亿,这个规模远超2015年牛市顶峰的4万亿左右。而当时的指数点位是5500点,也远高于现在的3400点。从投资收益看,2019和2020年截止前11月,偏股型公募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都超过了35%。机构投资者相对于指数和个人投资者,取得了巨大的超额收益。
在今年公募基金的“现象级”一年中,大家一定会记住鹏华基金的“现象级”表现。这一年,“国民基金经理”王宗合发行的鹏华匠心精选获得单日认购1371亿,打破了公募基金历史记录。王宗合旗下基金累计持有人的户数也接近了500万户。事实上,今年以来鹏华基金出现了多只爆款产品。比如在今年春节后第一个开工日募集的鹏华价值成长,当天市场在恐慌情绪中出现了3000只个股跌停,而这只产品提前完成了将近80亿的首发募集目标。7月17日发行,由鹏华基金另一位董事总经理梁浩和王海青共同管理的鹏华新兴成长,也在一天之内完成了79.15亿。之后,由梁浩和鹏华量化投资专家包兵华共同管理的鹏华成长智选,也完成了142.44亿的募集规模。
截止2020年10月底,鹏华基金合集发行了39只新基金,总共募集规模高达1190.21亿,其中新发行的主动管理基金14只,合计募集规模为875.42亿。新发行的主动权益募集规模,就差不多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
从产品业绩来看,截止今年前十个月,鹏华基金旗下有47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超过20%,32只基金收益率超过40%,13只基金收益率超过60%,3只基金收益率超过70%。而且,鹏华基金主动权益也实现了从低估值的深度价值、到中等估值的高质量成长、再到高估值的新兴成长为主的多元化投资风格,不依赖单一的投资风格。
“现象级”爆发必须来自长期的积淀
我们发现,任何可持续的爆发,背后都来自长期的积淀,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必须要做“时间的朋友”。我们拿这两年同样火爆的特斯拉为例,无论是Model 3的销量全面爆发,还是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实现了接近10倍的涨幅,这些看得到的“现象级”表现,都来源于创始人马斯克长期专注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如果我们看特斯拉的股价,也能够发现在爆发之前,也横盘震荡了好几年。甚至在这些年中,每个阶段华尔街都担心公司的现金流出问题。
另一个案例是我们熟悉的巴菲特。巴菲特的个人财富99%都是在50岁之后取得的。巴菲特在30岁之前只有100万美元资产,40岁之前也不多,人生财富的“主升浪”从50岁开始。然而,我们只要看过巴菲特的书籍就会知道,巴菲特所有对投资的理解和积淀,都是在财富“主升浪”之前完成的。
鹏华基金的“现象级”爆发背后,来自过去多年的长期积淀。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投研文化和能力的打造,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价值投资只有接受现在的慢,才能获得未来的快。在投资框架上,鹏华基金一直坚持研究发现价值,坚持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坚持独立的价值判断。无论什么风格的基金经理,换手率都低于行业平均,持股周期很长。公司的两大王牌基金经理:王宗合和梁浩,都是在鹏华基金从研究员做起,内部培养起来的投资老将。鹏华基金还有以伍旋、谢书英、袁航、聂毅翔等为代表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和以陈璇淼、蒋鑫、王海青、包兵华、张航为代表的新生代基金经理,内部强大的造血机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老中青三代基金经理团队。比较有意思的是,鹏华基金也是业内少数有一大批优秀女性基金经理的资产管理公司,包括陈璇淼、谢书英、蒋鑫、王海青等,都是在全市场都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
投研团队的打造,如同种一棵树。这棵树在很长的时间,需要先向下深根发芽。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看到的是地上的一颗小树苗,看不到的是向下越扎越深的树根。只有下面的根扎得足够深,未来这棵树才能长得足够高。在最初的几年,树苗以很缓慢的速度生长,但是越到后面长的越快。
查理·芒格说过,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让你自己配得上他。我们要实现某个目标,一定要支付某种“代价”。比如说,我们希望自己身体更健康,那么“代价”就是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于任何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一定都希望获得像鹏华基金这样的业绩和规模双丰收,但是这个“代价”就是需要长期投入在正确的事情上,意味着最初的投入未必能马上见到效果。
做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面投资专家
在今年二季度,鹏华基金开展了一系列“基本面投资大学”的活动。鹏华基金所有的核心基金经理,以及一部分研究员都通过“基本面投资大学”和大家分享各自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我个人也通过欢聚这个平台,系统性的把鹏华基金所有的“基本面大学”路演视频都看了一遍,也有幸参加了鹏华基金的“基本面投资峰会”,并且作为圆桌论坛主持人和四位基金经理对谈。
毫不夸张地说,我相信自己是对鹏华基金投研团队最了解的第三方外部观察家,也更加深刻感受到他们完全注重基本面的公司投资理念,以下也是一些我们在访谈鹏华基金经理中,他们分享对价值投资的理解:
王宗合:“投资中最重要的前提是,有一个正确的市场观。投资要先解决一个问题:投资者和市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关系的处理,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
梁浩:“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应该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这里说的Beta,不是今年赌一个行业,明年再赌一个行业,而是大的社会发展的Beta。”
伍旋:“在投资中,我追求的是风险调整后的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我希望买入的资产,市场对它的预期获胜估值没有到非常狂热、非常充分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一直持有,通过时间的积累,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复利回报,这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
陈璇淼:“每学一个公司或行业就构建成自己的知识库,这或许是作为基金经理最大的乐趣。”
谢书英:“企业价值源泉来自不断创造价值的能力。”
袁航:“股票这类资产,更应看做是一头奶牛,而不是一杯牛奶,奶牛的价值同其产出量紧密相关。”
蒋鑫:“投资就是要找到在很长时间维度中,能持续成长的企业,通过盈利和现金流的增长创造价值,这个时间不是2-3年,而是更长时间。”
我们看到鹏华基金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都是从企业价值本质的角度看待投资。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就是今天投出去钱,为了在将来获得更多回报。这个回报是通过资产本身的产出,而不是通过把这个资产卖给另一个人。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关注的是资产会如何变化。作为一个投机者,你关注的是资产价格会如何变化,对于资产本身并不关注。”
更有意义的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面投资专家”,鹏华基金通过一系列的线上和线下活动,将价值投资理念传播给普罗大众。我个人也是鹏华“基本面大学”的受益者,从中不仅仅了解不同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更让我理解许多投资和人生的哲理。
只有价值创造为出发点,才能滚雪球
一直以来,鹏华基金坚持投资于“有效成长”(ROIC>WACC)的公司,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分享长期增长所带来的超额回报。我个人的理解是,ROIC是一个企业创造的价值,而WACC是一个企业的融资成本。长期有复利效应的公司,必须是创造的价值高于其成本,否则就是在毁灭价值。
我们一直说要做“时间的朋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是时间的朋友。只有价值创造高于成本的公司,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否则一定是时间越长,毁灭的价值越多,最终走向消亡。历史上毁灭价值的公司,也是数不胜数。
所以,做“时间的朋友”不仅仅需要长期持有,更要长期持有正确的品种。从公司上下的投研框架发现,鹏华基金不仅仅要求基金经理长期持有,保持较低换手率,更要求大家把时间精力花在能够成为“时间的朋友”公司。
坦率说,这个理念对我个人的影响也很大。每一次大家问我,希望长期实现什么。我都会说“无论做什么,希望我创造的价值一定要多过我得到的。只有这样,才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模式,否则长期毁灭价值,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长假。”ROIC>WACC不仅仅是一种投资方式,也是复利性人生的公理。
鹏华基金做对了什么?
2019年在鹏华基金成立21周年的一次公开访谈中,鹏华基金总裁邓召明强调最多的就是“硬制度”和“软实力”。鹏华基金有明确的制度保障、清晰的公司章程,为鹏华基金的市场化竞争奠定制度根基。在“硬制度”的保证下,鹏华基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软实力”,包括立足于客户价值,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任何事情上都追求做到卓越。
邓召明表示“投资人愿意把钱交给你,你就必须做到极致回报持有人的信任。这体现在投研方面,就是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理念,深入公司基本面研究,挖掘最优秀投资标的并长期持有,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在投研领域追求卓越,必须寻找最优质的投资标的,才能做到极致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我们每一位鹏华员工都非常进取努力地在自己所处业务领域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鹏华基金成为2020年“现象级”资产管理公司的背后,是一次次通过做正确的事情,获得了正向的反馈,长期做正确的事情,本事就是一种价值投资的行为准则。
作为资产管理行业最专业的外部观察者,我们在过去一年多也不断希望通过一个个基金经理的访谈,告诉大家相信价值投资,并且把个人的财富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打理。过去几年,普通投资者的收益率远低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这个趋势必然会不断延续下去,直到这个市场中个人投资者占比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投资是一件特别专业的事情,不要用自己的“爱好”挑战别人的专业。2020年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现象级”的规模爆发,也意味着权益市场的白银时代刚刚开始。我们对比中美两国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中国全球第二大体量的GDP根本不匹配。
我们也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长期坚持价值投资,通过挖掘基本面获得超额收益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成就一个个的“现象级”事件。
拉长时间看,这个世界一定会回报不断创造价值,不断坚持做正确事情的一批人。就像我自己曾经说过的,大家都说“是金子一定会发光,可是许多人都在想怎么发光,很少有人想怎么成为金子。只要能够成为金子,就一定会发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