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文:今年将会是信用市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0-12-20 17:40:32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国家发展论坛”第五届年会于2020年12月20日举行。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出席并谈及了信用债市场的发展前景。

日前,河南大型国有煤企永城煤电出现债务违约,冲击了国内信用债市场。对此,高善文表示,上述事件让市场相当意外,其违约规模并不大,但在信用债市场产生了广泛的冲击和压力。“压力已经扩散到城投市场,许多自身不是那么出色的城投,这无疑是值得注意的”。

在高善文看来,信用风险的发生、违约事件的发生本身是信用债市场的内在组成部分。

高善文还提到,很长时间以来,一方面说,我国宏观杠杆率太高,上升速度太快。另一方面又在提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他认为这两种现象存在一定矛盾。“宏观杠杆率太高,上升速度太快,表明债务融资规模和增速很高,为什么会出现融资难和融资贵呢?”

“如果这样的逻辑继续维持,那么降杠杆会导致融资难、融资贵会愈演愈烈”。

高善文表示,发生上述事件的一个根本性原因是过去十几年时间里,信用市场上的隐性刚性兑付越来越严重,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其产生的作用和规模越来越大。

“很多信用市场投资者相信城投、央企、地方国有企业是金身不破的,最后政府一定会兜底。甚至一个企业只要有规模足够大,哪怕是民营企业,也是金身不破的”。如果出现问题,“投资者可以成功出逃,甚至是毫发无损”。

高善文强调,投资者产生上述信仰,并不是空穴来疯,从过去的违约事件处理结果,很容易找到投资者刚性兑付信仰的原因。

高善文进一步表示,由于公共部门、国有企业在我国的融资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其融资被普遍认为存在政府兜底和刚性兑付,导致了信用市场的定价扭曲。

其中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同样资质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比,后者的融资成本显著高于前者。“2013年以来,所有制溢价在波动上升”,他说,这一问题成为中国信用市场的严重问题。“信用市场比股权市场规模大得多,定价严重扭曲,毫无疑问对资源配置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善文认为,今年将会是信用市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和转折点。他解释称,由于国企债权违约的发生,导致投资者迅速对刚兑信仰产生动摇,而依托这一信仰产生的定价体系,也产生了振动,投资者开始重新定价。

“看起来违约已经发生,特别是国企业,央企的违约变得越来越不罕见”,高善文认为,发生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对企业兜底的意愿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对企业兜底的能力出现问题。

“迄今为止不清楚是那种”,但高善文个人倾向是“意愿”出现问题。“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政府有形的手逐步在信用市场退出,市场力量在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个例证是,“民企和国企在资质相同情况下,利差在收窄。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逐步形成”,他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