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集体叫停“靠档计息”类产品 背后有何深意?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时间:2020-12-16 19:43:0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六大行集体叫停“靠档计息”类产品,背后有何深意?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徐文峰

存款市场又出大事!近日,六大行对“靠档计息”类产品统一作出计息规则调整,引发业内热议。六大行此时集体叫停该类产品,背后有何深意?

12月14日,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六大国有银行几乎同步在各自官网上发布了以“关于调整部分人民币定期存款产品服务内容”为主题的公告。

上述公告指出,根据央行关于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的有关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类产品,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如您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计息;如不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响。”

所谓“靠档计息”产品是指定期存款在提前支取时不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而是按照实际存入时间最近的一档存款利率计息,剩余部分按照活期计息。由于该类产品兼具定期产品的高收益和活期产品的流动性,一度成为各大银行的揽储利器。

但是,该类产品的计息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储户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却也增加了银行的吸储成本。这在近年压降融资成本、让利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此类产品显然对银行负债端造成较大压力,既会给银行带来经营上的风险,也不利于其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因此早在去年底,就有消息称,多个省市的银行机构接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

实际上,包括叫停大型银行“靠档计息”类产品做法在内,为规范存款市场、打击高息揽储,以压降社会融资成本,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多次释放监管信号。

今年5月份,据多家媒体报道,监管部门曾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9月30日前压降至年初规模,并在年内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央行最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7.46万亿,环比上月压降4807亿,至此结构性存款余额已连续7个月下降。而在今年4月末,结构性存款一度达到历史峰值12.14亿元。

此外,对于部分城商行、民营银行等在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存款产品进行揽储的行为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今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数字金融领域监管科技探索与应用研讨会”上表示,此类产品收益高、门槛低,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但给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新课题是,这种模式突破了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部分地方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得以从全国吸收存款,从负债业务看已成为全国性银行,此类存款的流动性特点也有别于传统储蓄存款,风险管理和监管要能跟得上。

无论是加强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还是整顿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亦或是此次叫停大型银行“靠档计息”类产品,从监管层面看,有利于提前遏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也有利于银行业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但对于部分银行,尤其中小银行来说,揽储难题如何解决,则是当务之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