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式+自驱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经营报   时间:2020-11-28 07:39:54


内生式+自驱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郝亚娟/北京报道

让利的目标是银企双赢

对普惠金融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营口银行监事长林德安认为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银行如何兼顾“较高的综合成本”与“较难的风险定价”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难点。

银行与企业,是伙伴的关系,相辅相成,必须要相互支持。银行支持企业,要合理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实现更好的发展;企业发展的好,经济发展的好,银行才能经营的好。当然,让利,也必须坚持合理,就是平衡,因为银行也是企业,如果不把握好这个度,银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支持不了企业,更会对自身发展带来危机。

在实施操作上要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合理”让利是关键。商业银行应在对自身合理评估的基础上,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获得率、续贷率的考核权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确保新增信贷资金直达实体企业;同时必须防控让利中的信贷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二,银企双赢是目标。后疫情时期,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深入推动普惠金融,主动减费让利,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路径,更好做到让利惠民,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帮助企业多元化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合理展期或延期还本付息,努力提高中小微企业首贷获得率和续贷率,降低融资成本。

第三,金融创新是手段。加强金融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稳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银行借助大数据等工具能够更加精确了解客户,解决“不敢贷、不愿贷”问题,更好地实现风险控制。同时,监管部门也可大力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创新产品和服务,开展线上批量融资,既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又有利于降低银行线下成本。

最后,普惠金融中不良贷款税前核销的问题很难解决,中小企业一旦出现风险很难追责,按照税的核销政策难以在税前核销。当前政府的贴息政策直接覆盖企业,并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政府可以给银行补贴,帮助银行降低整体价格。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