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神器”助力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分选
新华社长春11月24日电(记者孟含琪)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曹乃亮团队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联合研制出荧光检测分选仪,可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进行高精度、大通量分选,助力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推广应用。
今年11月2日,袁隆平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了双季亩产1530.76公斤的成绩,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但推广背后有个难题。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将繁殖系种子中遗传工程核不育系种子和工程保持系种子精准区分,才能进行杂交制种。过去,都是靠人拿着手电筒,一粒一粒地进行区分,一天最多区分几公斤种子。历经两年,该团队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研制出第三代杂交水稻繁殖系种子荧光检测分选仪,每小时可对20公斤种子精准分选,解决了制约第三代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的瓶颈。
该成果于11月18日通过了由湖南省农学会组织邀请的专家组现场验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等9名专家组成员称,该技术成果为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果水平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