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评论:快递行业为何成泄露个人信息重灾区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11-19 10:38:15


原标题:快递行业为何成泄露个人信息重灾区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邬林桦

不仅是圆通,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快递行业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谁在“消费”个人信息?

“需求”催生“生意”。遭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流向了哪里,是谁在“消费”这些信息?

据悉,此次圆通泄露客户信息事件中,租借“内鬼”账号的是一个专门从事公民信息窃取和倒卖的犯罪团伙,他们作为“中间商”,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卖给下游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那些骗子来电时之所以能准确说出接电话者的准确信息,正是从这些“中间商”处购买的。

据此前公安部门破获的多起案件显示,这些“中间商”有的通过开设“数据挖掘”“信息咨询”公司名义,专门从事公民信息倒卖;有的通过搭设所谓信息服务网、单号网等线上销售平台,非法出售公民信息。

“这些个人信息被出售之后,一部分被用来实施各类犯罪。”长期从事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安民警说,当犯罪分子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后,滋生电信诈骗、绑架、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的风险便大大增加。

而另一类需求个人信息的群体,则是电商平台的卖家。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电商卖家通过虚构客户完成虚假交易的“刷单”,获取销量及好评,从而吸引顾客、增加流量。记者发现,网上存在数以百计的“空包快递”代发平台,专为刷单提供真实物流信息,不少网站都兼顾出售单号信息和个人信息。业内人士说:“不少‘号贩’身兼数职,卖面单信息、开淘宝店,极个别的还是快递网点加盟商。”

此外,需要推销广告信息、出售假发票和垃圾信息发布源头的组织和个人,也对公民个人信息趋之若鹜。“包括房屋中介、装修公司、保险公司、母婴用品企业、广告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日渐兴盛的产品推销和服务企业,也是消费公民个人信息的核心群体。”

贩卖单号为何禁不了?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快递行业泄露客户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2016年8月,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一名顺丰速递员工将公司系统的账号密码出售他人,导致大量个人信息泄露;2018年1月,上海嘉定警方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信息案,一名韵达快递的快递员收集近万张包含姓名、地址和手机号码的快递底单,以150元的价格卖给一家健身房的推销人员……

“近年发生的公民信息泄露案件大多发生在快递物流领域,案件范围涉及全国多地快递子网点,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由于快递物流企业掌握的客户个人信息内容丰富且数量巨大,犯罪方式除企业内部员工从快递公司内部系统盗取外,还出现了利用“黑客”手段作案的趋势。

不过,这仅仅是信息窃取、倒卖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记者在网上发现,宣称有快递单信息兜售的卖家不在少数。在某聊天软件的“单号交流群”“快递行业数据群”等多个群中,信息贩子定时发布出售信息的广告信息。这些信息贩子通常以一些中文拼音缩写来逃避平台监管,例如以“sfz”来代表“身份证”。

记者接触的一名信息贩子“FAKE”称,随着监管收紧,给他提供公民信息的“货源”越来越少,“价格肯定没的商量,量也有限,要的量大的话,需提前付定金。”他的定价为:一条包含姓名、年龄、电话和地址的信息2元;只有电话和姓名的1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贩卖快递单号信息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不菲的利润。在一位快递“号贩子”出示的“价目表”上,根据快递面单的时效和种类不同,售价不尽相同,其中三个月之前的单子为0.3元/单、三个月内为0.5元/单。

反观快递企业的主业配送,由于深陷价格战,快递员、加盟商通过“正行”快递业务获利反而有限。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快递员、加盟商能从同城、省内件获利在0.5至1元,跨省则在2至3元不等。“但从利益角度看,出售快递单信息能让这些快递从业者从快件身上获得的收益瞬间翻倍。”

隐私泄露该如何处罚?

目前,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源头主要有两处:一是单位“内鬼”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客户信息后出售;二是黑客直接入侵网络盗取个人信息。法律界人士指出,在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尚未出台背景下,应当利用现行法律对相关人员追责。“对于‘内鬼’和黑客,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个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53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随着立法不断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作为信息泄露重灾区的快递行业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固信息安全“防火墙”。

据业内人士介绍,为防止快递面单的客户信息泄漏,一些快递公司推出“隐私面单”——客户姓名、电话和发收件地址等信息,只在快递公司内部系统显示。“隐私面单源于快递信息电子化,但推广起来有一定困难。比如,企业需要开发特定设备和软件,商家和站点需安装相关组件,快递员也要和新的配送方式磨合。”

业内人士指出,想要真正保护用户隐私,必须进一步完善快递公司内部监管。“真正想获取个人信息的不需要去看一张张快递单,更多的还是快递公司‘内鬼’故意贩卖用户信息。如果快递公司不防‘内鬼’,就不能彻底杜绝消费者隐私泄露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