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财报评论
原标题:成都新朝阳闯关科创板:原材料成本比超8成,多位股东突击入股
7月17日,上交所受理了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新朝阳)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其实早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四川证监局官网就曾显示成都新朝阳的IPO文件,其保荐机构为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企业,成都新朝阳迄今已经走过了21年的历史,作为专注于绿色农业的生物科技公司,成都新朝阳凭借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曾出现在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中。
此次筹集资金将用于农业新型生物技术的创制与研究、绿色防控营销网络项目、土壤环境修护与生物刺激剂作物有机营养产业化项目的实施。虽然从表面上看,成都新朝阳的各项业绩都比较平稳,但实际隐藏其中的风险不容忽视。
盈利受税收优惠影响,原材料成本占比超8成
因为成都新朝阳从事行业的关系,根据国家《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从2017年到2020年1-3月,其享有税收优惠金额分别是61.67万元、298.20万元、485.90万元和264.31万元。
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58%、9.91%、5.71%和8.78%,如果未来国家不再推行这一优惠政策,那或将会对成都新朝阳的利润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从2017年-2019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逐年增长,但在2020年1-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却为-1900.63万元。
同时该行业所处的特殊性,成都新朝阳各类产品所需原材料较多,从数据上来看,从2017年到2020年1-3月,直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分别为81.47%、83.14%、85.24%、86.72%,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超过80%。
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对产生的价格会产生波动,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利润水平。而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农药、植物源生物刺激剂综合营养类产品及土壤调理剂等绿色农业产品,是扩大市场份额、拓宽发展空间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但因为该行业对技术上有严苛的要求,导致产品从投入到研发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成都新朝阳不能够合理把握市场需求,或者研发失败,都将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营收入占比大,毛利率过高加速竞争
从成都新朝阳的财报业绩当中,其实也可见其近年来的发展迅速。从2017年到2020年1-3月,成都新朝阳的营收分别为9840.98万元、13813.88万元、21649.86万元、5977.11万元,呈现明显的增长状态。
从营收结构上来说,主营业务收入在2017年到2020年1-3月,占比分别达到了99.34%、99.77%、99.67%、99.49%,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突出,对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存在一定的挑战。
从用途上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2017年到2020年1-3月的占比分别是65.04%、66.12%、67.36%;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农药在2017年度到2020年1-3月的占比分别达到了7.13%、3.28%、6.20%、10.43%。
而不同地域农作物的种植周期可能会存在区别,这也给成都新朝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收上处于一个稳定的增长趋势,成都新朝阳的毛利率也较高,但也伴随着风险的发生。
从2017年到2020年1-3月,其主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分别达到了58.89%、63.44%、66.60%、68.16%,其中报告期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70%以上。
据招股书所言,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是主营业务中的生长调节剂,同时随着对病虫草害防控农药、植物源生长刺激剂综合营养类产品和土壤调节剂的销售增加,对毛利的贡献也有所增加。
较高的毛利率将吸引国内潜在进入者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品登记、仿制公司产品、加大市场拓展等手段进入公司产品市场。有意思的是成都新朝阳在报告期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销售价格变动不大。
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让毛利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阶段,对此成都新朝阳有提到这是因为销售规模扩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单位成本逐年下降让毛利率有所增加,而与之对应的植物源生长刺激剂综合营养类产品的毛利率在2018年度到2020年1-3月却基本在40%左右,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毛利率差较大。
和邦生物和多位个人股东“突击入股”
有业内人士表示,“拟上市公司在上市申报财报前的一年或者半年内,有机构或者个人以低价获得该公司的股份,便可称之为突击入股。”事实上,在报告初期,成都新朝阳是以2000万的出资额被成都乐姿100%控股的。
但在2019年7月25日,成都乐姿分别和邹素华、李黎、刘树萍、王翔、吴雪梅、李晓蓉、周鸿、彭营祥和薛占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其中李黎、刘树萍、王翔、吴雪梅、李晓蓉、周鸿、薛占强均获得对应资本51.6129万元股权,股价转让价格为15.50元/出资额。
2019年7月29日,成都乐姿与和邦生物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成都乐姿将其所持1.94%的股权(对应注册资本38.7097万元)转让给和邦生物,股权转让价格为15.50元/出资额。
2019年8月17日,新朝阳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至2580.6451万元,新增的580.6451万元注册资本由股东和邦生物、王聪、杜彦、刘晓军、黄钟伟、金士群、赵如斌、黄兰宣、王东和杨联明认缴。
增资价格为15.5元/出资额,超认缴注册资本部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这次增资完成后,和邦生物的出资额为129.0323万元,对应出资比例5%。
一般来说,IPO申报前引入股东的问题会特别得到证监会关注,这是因为此前的案例中存在着PE腐败、中介机构腐败、其他利益输送等问题。
据天眼查消息,和邦生物的实际控制人是贺正刚;乐山商会资料显示,贺正刚是该商会的名誉会长;有媒体曾报道过贺正刚旗下控制有和邦生物和巨星农牧;截至2020年9月底和邦集团持有神驰机电(603109.SH)500万股,位列第五大股东。
2019年12月27日,新朝阳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5400万元增加至6000万元,新增的600万元注册资本由多位股东认缴,增资价格为20.00元/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