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消息,第三届银保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今日在京举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个金部副总经理郭玉江出席并发表演讲。
郭玉江表示,目前银保业务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从自身角度来讲,特别是广泛的市场需求,与较低的银行保险客户渗透的关系。我们虽然近年来客户的保险保障的需求意识强越来越强,但是从工商银行来讲,我们做期交转型,更多考虑是对客户经营,但是目前来看从银行端客户渗透与覆盖相对较低一些,可能更多是存量客户的开发,对新客户的拓展并不足。
二是长期转型压力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从银行端,还是从保险公司端,银行端有考核压力以及各方面压力,保险公司也一样,也有业务规模的压力。所以追求短期规模,追求趸交利益,这是考核导向。在基于短期经营压力下,我们对长期的推动,对市场的培育,对客户的培育,可能缺乏一些耐心。
三是我们对客户经营的能力不足和专业能力不足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做客户的广度,现在更多银保业务,要求做客户的深度。我们可能客户的管理能力,更多是银保业务的特点,决定了最终效益最大化,可能对客户经营管理深度相对不够。同时我们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来讲可能也很难去符合目前银保业务产品的复杂化的要求。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郭玉江: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就银保业务发展现状与转型方向做一些交流沟通,我来自工商银行北京分部的郭玉江,我是从分行层面具体落地推动这些事情的发展。刚才听了一些专家关于银保业务的观点,我想工商银行大家都了解我们身边的银行,就银保业务来讲是90年代开始,与平安人寿合作。工商银行银保业务有比较好的合作基础、渠道基础,特别是渠道基础,看到新华人寿、华夏人寿,这些都是我们重点的合作伙伴。我们这两年银保业务也保持了比较高速的发展,北京分行特别是2019年我们全年银保业务的规模超过200亿,期交规模超过20亿,也是创造了系统内第一。这两年监管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客户行为的变化,对银保业务带来新的挑战。
我想抛砖引玉,总结三个关系或者三个机遇挑战。
第一,从自身角度来讲,特别是广泛的市场需求,与较低的银行保险客户渗透的关系。我们虽然近年来客户的保险保障的需求意识强越来越强,但是从工商银行来讲,我们做期交转型,更多考虑是对客户经营,但是目前来看从银行端客户渗透与覆盖相对较低一些,可能更多是存量客户的开发,对新客户的拓展并不足。
第二个挑战,我们特别深刻的感受,长期转型压力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从银行端,还是从保险公司端,银行端有考核压力以及各方面压力,保险公司也一样,也有业务规模的压力。所以追求短期规模,追求趸交利益,这是考核导向。在基于短期经营压力下,我们对长期的推动,对市场的培育,对客户的培育,可能缺乏一些耐心,我觉得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第三个我觉得比较具体的,刚才几位领导都讲到了,我们对客户经营的能力和不足,和我们的专业能力不足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做客户的广度,现在更多银保业务,要求做客户的深度。我们可能客户的管理能力,更多是银保业务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最终效益最大化,可能对客户经营管理深度相对不够。同时我们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来讲可能也很难去符合目前银保业务产品的复杂化的要求。所以我觉得这样三个的并存,是目前银保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或者压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