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海:全面落实六稳六保 772家企业享受各项补贴逾800万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0-11-10 09:43:37


原标题:江海打好整改组合拳,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772家企业享受各项补贴逾800万

走进江门市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戴着口罩、身着蓝色工装忙碌着,数十台设备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目前,我们公司已有1873名员工成功申请了失业保险返还,补贴总额超过了11万元。另外,我们还组织员工开展适岗培训及以工代训,预计可以领取相关补贴500多万元。”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农宁攀告诉笔者。

自省委第九巡视组向江海区反馈意见后,该区坚决提高政治站位,扛起职责,紧紧扭住关键问题迅速整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整改落地落细、见底见效,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江海区针对“六稳”“六保”措施未主动落实问题,主动上门服务问需。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及疫情补贴共800.70万元,惠及企业772家,享受补贴881人。此外,该区各类稳就业补贴的申请发放还在进行中。

●南方日报记者董有逸通讯员陈晓君

印发政策汇编方便企业申请补助

“您好,请问企业投资优惠政策汇编什么时候开始派发?”近日,江门市时尚五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炎辉从网上得知江海区即将派发企业投资优惠政策汇编的消息后,立刻致电江海区发展和改革局询问。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源源不断,哪些适用于辖区企业?相关市场主体应该如何申请?根据省委第九巡视组的反馈意见,江海区为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组织多个政府部门汇编了适用于辖区企业的国家和省、市、区有关投资优惠政策,并派发至辖区各市场主体手上。

“我们出台了政策汇编,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优惠政策汇总在一起,推动企业积极争取申报,确保党委政府扶持政策、扶持资金快速落地见效。”江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熊伟光表示,该区在46份政策文件中选取了扶持力度最大、最有实质性内容的176条扶持举措,其中包括鼓励创新、激励投资、降低成本、吸引人才等方面。

在帮助企业申请政策、跟进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江海区有关部门发现,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对政府部门出台的扶持政策不是很清楚。“我们通过换位思考,把来自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汇集在一起,进行简单清晰的排列,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各企业有任何扶持政策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这本小册子上找到出处,并联系上具体负责部门。”熊伟光表示。

据了解,该汇编以表格形式进行编排,并按照扶持方向、补助政策、政策提供部门、实施时间等内容进行排列整合,每项扶持措施均列明条文内容、条文出处、咨询部门及联系电话等。“政策汇编涉及的每一个部门,都安排了一名能够24小时接听电话、熟悉政策的联系人。”熊伟光说,江海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让有需要的企业快速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

“政策汇编发布,对企业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江门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慧说,江海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手把手引导该公司深入了解相关扶持政策,并对照自身情况申请了稳岗就业补贴、疫情防控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接受治疗或医学观察隔离职工工资待遇补贴等补助政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在此基础上,我们出台了降低离职率、不裁员、正常发工资等政策,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制定25条保就业整改措施

江海区外海街道低保失业人员陈某某,靠做零散手工维持生计,收入低且不稳定。该区就业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系统筛查找到她后,主动联系对接核实情况,指导她办理失业登记;指导其通过网上服务平台上传资料、提交补贴申请;同时了解其就业需求,推荐合适岗位……

“作为保就业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对巡视反馈意见高度重视,聚焦问题深刻反思、剖析原因、举一反三、立行立改。”江海区人社局党组成员、人才交流管理办公室主任梁家乐表示。

据介绍,江海区迅速针对上述反馈意见,明确具体责任部门,要求各责任部门对照清单认真查找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原因,逐项制订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共制定了25条保就业方面的整改措施。目前,该区通过主动筛查、主动服务、提高效率、及时落实、迅速整改,25条整改措施中已有7条已完成整改,其他问题也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

此外,江海区还积极推动江门市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东生和堂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又壹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提供见习岗位,吸纳见习人员。目前,该区实有见习单位总数达36家,共招聘见习人员90人,其中巡视以来江海区人社局通过主动出击服务,新招聘见习人员数量大幅增长,新增75人。

而针对“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率不高、贫困户通过培训取得技能证书不多、未能就业出现养老保险断档”等问题,江海区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建立一人一册服务跟踪台账,动态管理,对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100%就业推荐。

“我们前期报送的2名未就业人员,目前已经就业。”梁家乐介绍,该局摸查了183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就业和培训意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4个,累计收到28人次就业意向申请表,并组织安排用人单位与求职人员面试。据统计,目前该区183名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有67人于今年前三季度有连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记录,余下未参保、断保人员均已申请财政代缴为其购买城乡居保,全面覆盖所有建档立卡人员,实现了“应保尽保”。

主动上门助企兑换政策红利

“政府派了2名工作人员上门,帮助我们整理了500多名员工的申请资料。”近日,江门崇达电路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疫情期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江海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该公司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整理、上传工作,顺利申领到该项补贴。

梁家乐介绍,针对企业未能知晓政策、职能部门未能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江海区人社局通过平台主动筛查对碰出符合申领相关补贴政策的企业和个人。“我们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向全区共计412家企业和1703名重点就业群体共计2000多人次推送相关就业补贴政策。”

他透露,为提高政策知晓率,该局先后举办了6个政策宣讲会、10个招聘会,汇总编印了《就业帮扶工作指引》《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优惠政策一览表》等宣传手册,并结合行业商会协会、街道社区等活动,将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及疫情补贴等惠企利民政策实施范围、申领条件、补贴标准、办理流程等信息广泛及时地告知企业和办事群众。

为了进一步加快政策红利兑现,江海区针对部分企业、劳动者未能领取到补贴等问题,通过系统筛查在政策有效期内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名单,指导企业申请补贴,安持人员上门指导企业提交补贴申请。目前,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里提及的企业已全部完成审核和发放补贴,自巡视以来全区新增发放补贴580.40万元,惠及企业520家,享受补贴662人。

而针对见习计划未能达标、部分见习岗位领取不到补贴等问题,江海区人社局全面完善用工平台系统的见习管理数据,加强就业见习基地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台账,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交流微信群,对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加强实名制服务,逐个联系实施“六个一”精准就业服务,做到岗位精准匹配推送,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

经核查,目前该区69名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有14名符合申领条件,已全部提交了申请并发放就业补贴4.2万元。经江海区人社局主动服务对接,共有12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需要提供见习服务,已对接毕业生的需求和推荐合适的见习岗位达22个,其中8人已实现就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