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保险日报: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条例发布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1-02-20 09:39:50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条例发布 骗保将处2-5倍罚款

2月19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发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明确了我国境内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医疗救助基金等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及监管,并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业内人士认为,受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制约,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不高,欺诈骗保问题普发频发,基金监管形势较为严峻。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推出可保障基金安全,促进基金有效使用,维护公民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去年健康险市场规模破8000亿 今年重疾险复苏有望助推保险股反弹

去年健康险保费“挑大梁”,推动行业保费正增长。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下称“保费”)收入8172.7亿元, 同比增加1106.7亿元,增长15.7%,增速高于寿险、产险、意外险等大类险种。

上述增速还是受疫情拖累后的增速,随着保险业持续复苏,重疾险、医疗险等健康险有望助推今年保险股走出反弹行情。天风证券研究员夏昌盛认为,影响重疾险销售的核心因素为代理人的量和质及客户收入预期,疫情之下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冲击重疾险销售且持续期长,但随着疫情改善,今年已呈现复苏趋势,上市险企负债端有望走出低谷,投资者可积极把握保险股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2月1日起,老版重疾险将正式停售,新版重疾险的推出有望激发消费者投保热情。泰康在线理赔负责人表示,重疾新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消费者,同时对于险企的精细化经营、整合资源、沉淀数据、制定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外汇局研究5万美元额度内开展境外投资 对买香港保险有何影响?

今天下午4点左右,外汇管理局在“中国外汇”公众号上发布文章,称外汇局今年将研究论证允许境内个人在年度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投资的可行性;配合人民银行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试点。

首先要指出,这个政策肯定是有利于中国居民做个人境外投资的,包括投资港股、港险等。实际上,中国居民一直以来都是可以做个人境外投资的,只不过由于之前外汇局在个人境外投资方面一直是“一刀切”的态度,很多境外投资项目(包括带有储蓄分红性质的境外保险)在中国的外汇管理中都属于“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我们在境内银行用人民币兑换外币要填写“换汇原因”的时候,就没有“用于境外投资”这一选项。因此,如果中国居民本身在境外就有合法资产,那么是可以随意做个人境外投资的,这与外汇局的管理并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如果中国居民是想用境内的资金到境外去投资,这就涉及到“换汇”这一步骤。由于之前外汇局没有提供“用于境外投资”这一换汇选项,如果中国居民用了其他的换汇理由去境外做投资(比方说买香港保险),在外汇局眼中就属于“违规操作”(换汇原因与外汇实际用途不符)了。

寿险业二月新单保费大涨 保险股有望现“春季行情”

国内寿险业经历了2020年疫情冲击的考验之后,终于在2021年春节期间出现了新单保费爆发式增长。

2月19日,从业内获得的部分寿险业保费数据显示,沪港两地四大上市险企2月上半月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大涨,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个险新单保费分别同比约增加90%、20%、30%;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太平个险期交保费同比增加近70%。同时,与2019年同期相比,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1-2月新单保费增长分别约130%、50%、20%、10%。

“人身险负债端的改善将会到来,因为疫情对销售队伍的影响非常显著。销售队伍的改善需要时间但终将到来,现在改善程度已经可以反应到数据中,可以初步判断保单销售复苏迹象已经出现。随着长端利率持续上行,保险股今年估值仍处低位,负债端和资产端同时改善将带动保险估值显著修复。”对此,上海一家大型券商保险分析师朱贤表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