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盛通
有消息指喜茶和奈雪的茶有望一季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两家新茶饮巨头为何能获得腾讯、高瓴、深创投等知名机构青睐,而2020年国内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经超千亿
2月初,互联网巨头快手科技登录港交所,将投资者的热情一下子引爆到了最高点。
快手-W上市首日即一度暴涨涨超200%,IPO中签的投资者一手可赚超过2万港元,快手也市值站上1.2万亿港元大关,超越电商巨头京东成为港股市场仅次于腾讯、阿里巴巴、美团的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而在快手这一重磅IPO后,近期又有关于重要新股上市的消息传出。
消息指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茶饮品牌喜茶将于3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一时间市场关注热度直线上升,而随后喜茶的公关立刻通过媒体进行否认,并表示目前公司没有任何上市计划及动作,也没有任何融资事项在推进中。
而其后外媒也传出奈雪的茶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提交在港上市申请,虽然迅速也被澄清不予置评,但其实在香港市场,关于新式茶饮的上市预热早已经开始。
实际上在年轻人以及饮料市场方面做得好的公司,有极大概率在资本市场上也书写奇迹。
比如年轻人喜爱的互联网文化社区平台B站,在美股上市仅3年就暴涨超过5倍;而从事年轻人喜爱的潮流玩具、“盲盒”文化的缔造者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一上市市值就突破千亿港元。
而包装水和饮料巨头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全球连锁的咖啡龙头公司星巴克,这些饮料界叱咤风云的公司市值也都在千亿美元以上。
究竟喜茶、奈雪有多大投资潜力,这两家所在的中国新式茶饮市场未来空间又有多大呢,我们来看看。
一、喜茶:718家门店,单店最好收入可达4800万
2012年,喜茶 HEYTEA 起源于江门市一条名叫江边里的小巷,原名皇茶 ROYALTEA。
为了与层出不穷的山寨品牌区分开来,故全面升级为注册品牌喜茶HEYTEA。由于其产品创新性地使用了原叶茶基底并搭配上了芝士奶盖,喜茶广受消费者的好评,从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逐渐扩张到了广州、深圳。
2017年,喜茶开始走向全国,先后在上海、杭州、北京等一线城市设立分店,引发了消费者的空前热捧。2018年,喜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新加坡设立了首家海外门店。
来源:官网,喜茶发展历程
喜茶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有多强呢?
根据东北证券测算,截止2020年12月7日,喜茶门店数量达到718家。从城市层级看,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港澳台/海外城市喜茶门店数量分别为340/207/149/18/1/3家,仍然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来源:官网,喜茶门店分布
而从单店模型来看,喜茶门店平均出杯率达到2000 杯/天,按照杯单价20元计算,一年单店收入可以达到1460万,最好的门店一年单店收入可以达到4800万。
喜茶的经营有几大特点,第一是追求产品品质。
在原料来源方面,喜茶自行研发定制性原料,从源头保证原料质量。在口味研发方面,喜茶坚持独立自主的产品研发模式,并在深圳总部设立专业实验室,致力于茶饮产品构思、配方研究及样品制造。
喜茶会耗费大量时间不断修改产品配方,直至最终上市。在产品制作方面,喜茶坚持用 100℃高温水冲泡,60 秒高压萃取,每个茶袋只使用一次,最大限度保持新鲜茶香。
喜茶的第二大特点是持续推陈出新。
在产品创新方面,喜茶首创将咸芝士奶盖与天然茶香融合,不定时推出时令新品,如“芝士莓莓”、“芝士芒芒”等。
在名字创新方面,取艺名来吸引眼球,用绿妍、四季青等清新优雅的名字替代常用的绿茶、红茶等,体现别具一格的风格。
在产品包装方面,全线产品包装亦遵循喜茶推崇的“酷”、“简约”的风格,汲取灵感,精心设计,与时俱进,持续更新。
在原创插画方面,喜茶与多位独立插画师合作,用绘画的语言表达饮茶之趣,创作出一系列符合喜茶品牌理念,饶有趣味的系列原创插画。
在店铺设计方面,结合传统茶饮文化,将“禅意”、“极简”、“美学”等元素融入门店设计,营造质感层次丰富的空间,为茶客们带来沉浸多维度感官体验,修正现代茶饮消费的审美方式,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酷、更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还非常重视数字化战略。
喜茶2016年即聘请出身金山软件,曾担任过游戏架构师的互联网人陈霈霖出任CTO(首席技术官),开启数字化转型战略。数字管理方面,喜茶搭建了ERP、OA等系统,用来协助喜茶所有门店和职能部门的管理。
数字营销方面,喜茶开发了GO小程序,作为数字营销入口,帮助喜茶与消费者产生联系,便于公司开展一系列精准营销活动。包括喜茶开发了自己的点单系统、营销平台、会员体系、数据中台等系统,帮助公司更好地去做决策。
在融资方面喜茶获得了多家知名机构青睐,截至2020年,喜茶已获得4 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红杉资本、龙珠资本等,2020 年3月喜茶又获得由高瓴资本和蔻图资本领投的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60亿元,相比2019年7月获得的90亿元估值增长近80%。
来源:相关新闻统计
二、奈雪的茶:461家门店,单店收入最高达2400万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创新打造“茶+软欧包”的形式,以20-35岁年轻女性为主要客群,坚持茶底4小时一换,软欧包不过夜。
2017年12月,奈雪的茶开始走出广东地区,向全国范围内扩张,正式开启“全国城市拓展计划”。
来源:官网,奈雪发展历程
截止2020年12月7日根据官网数据,奈雪的茶门店数量达到461家。从城市层级看,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奈雪的茶门店数量分别为166/172/96/27家,仍然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从区域看,喜茶门店主要以华南、华东为主,逐渐往内陆渗透,此外在陕西、湖北、北京门店数量也较多。
从单店模型来看,奈雪的单店年收入约1200万,最好的店可以达到2400万。
来源:官网,奈雪门店分布
奈雪的经营也同样也有几大特点,第一是品牌的塑造。
奈雪的茶定位于20-35岁的女性群体(占比70%),打造“茶+软欧包”的新品类模式,专注于“用心,做好茶;用心,做好软欧包”。
品牌理念方面,奈雪期望创造一种生活方式,在产品与自然之间把自己当做一个参与者,用天然的茶叶、新鲜的果蔬、纯粹的方式、温暖的作品、舒服的环境呈现美好的生活体验。
产品方面,奈雪开创了茶饮加软欧包模式。
奈雪的茶所有茶饮的原料均来自优质茶产区,包括台湾的阿里山初露、台湾日月潭的红茶、印度喜马拉雅山的大吉岭、西湖龙井村的龙井、云南的宫廷普洱等;而且会每月推出季节限定的新品。
软欧包方面,奈雪的茶同样秉持“颜值与味道并重”原则,强调低油/低糖/低盐/健康。
服务上,奈雪非常重视消费者体验。
创始人彭心曾经表示从自身体验出发,以自己手的握度尺寸打样,经过十八次开模,设计出符合女性纤细易握手感的“奈雪杯”;杯塞会被细分为爱心塞(女生)和小太阳(男生);
杯盖上的凹槽经过特别测试,女生可以避免口红粘在杯子上,设计十分贴心;为满足消费者拍照分享需求,杯子的直引口与Logo位置相反,方便边喝边自拍。
其次消费者买单后拿到饮品的时间超过15分钟,门店将免费赠送客户一张代金券。奈雪的茶将顾客体验作为创新的灵感,将消费者反馈作为门店经营状况参考的重要依据。
环境上,奈雪每家门店风格迥异,色调明亮温暖,可以满足女性消费者拍照分享需求。
营销技巧方面,奈雪的茶曾经与人民日报、王者荣耀、亚朵、旺旺等13个品牌进行持续的跨界营销。通过一系列的跨界营销,奈雪的茶在消费者和社交媒体上保持着讨论热度。
融资方面,奈雪的茶也吸引了著名机构,截至目前也获得了4轮融资。
最新的相关消息显示,在2020年12月奈雪刚刚完成了C轮1亿多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太盟投资集团,投后估值达到20亿美元。
该轮融资将被用于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并将持续深耕供应链及数字化建设,提升消费者的产品体验。
三、新式茶饮打开市场天花板,2020年规模超千亿
随着90、00后消费力崛起,新式茶饮打开中国茶饮市场天花板,2021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102亿元。
作为新一代消费人群的90后正处于事业发展的上升期,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与一定的消费能力,注重品质与服务,同时对新事物有较高的接受度,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体验式消费,同时热衷于消费升级。
新式茶饮顺应健康潮流,提倡使用天然、高品质原料,迎合独特性、新鲜感的消费者需求,开创了奶盖茶、脏脏茶等多种茶饮新品种,抓住年轻消费者需求,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CBN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近千亿元,2017-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复合增长率48.75%。预计在 2021 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1102亿元。
来源: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
90后和00后是新式茶饮行业消费主力,茶饮消费月支出大。
根据CBNDATA和奈雪的茶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 年近7成茶饮消费者属于90&95后,与此同时,90&00后每月花费在茶饮上的支出在 400 元以上的占比达27%,200-400元占比30%。
来源: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