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ind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12月17日(周四)从A股到期货市场,大宗商品“涨价”风继续蔓延,全球宽松货币继续,以及中国经济强劲复苏背景下,这一轮上涨还能延续多久?
周四收盘,上证指数收盘涨逾1%,重回3400点。有色金属、钢铁、煤炭齐领涨。
铁矿石价格在12月10日“破千”回落后再次发力站上1000美元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中国从海外进口铁矿石超10亿吨,这一规模远超市场预期。
自今年3月开启上涨的的铁矿石不是唯一涨价的品种,铝、铜、锌等基本金属都在震荡上行,甚至是镍、锂、钴这样的小金属品种也不例外。伦铜刷新7年多高点,伦铝低位反弹近40%。
作为“大宗商品之王”,原油的上涨稍显滞后,自5月初开始,在疫情中经历数次黑天鹅事件的原油开始谷底爬坡,纽约原油自谷底接近翻倍,布油反弹超60%。
多重因素推动大宗商品一路走高:欧美央行继续保持货币宽松,美元在巨额流动性稀释下,逐步走弱;疫苗进展提振全球经济复苏信心;中国经济持续修复,制造业PMI连续9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国金属需求的强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周三,美联储议息会议公布了最新预测,显示多数人预计至少到2023年利率仍将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自6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在每月购买800亿美元国债和400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券,并承诺在“未来几个月”至少以这种速度购买资产。受此影响,周四美元指数盘中跌破90关口。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CPI和PPI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5%,这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在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达六成。尽管目前PPI同比依然略低于去年1.5%,但从环比看,过去6个月,PPI始终处在上涨通道中。
疫苗进展来看,美国辉瑞、Moderna和英国阿斯利康,2021年的总生产能力为53亿剂,可以覆盖26.5亿人。俄罗斯的疫苗公司则透露,2021年可以供给俄罗斯以外的5亿人疫苗。另外还有5个进入到3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公司,分别是美国强生、美国Novavax、德国CureVac、中国国药集团和中国科兴生物。中国的灭活疫苗预期也将于年底前上市,将会达到6亿剂量。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会上表示,尽管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显著拉涨,但这没有结束。随着疫情得到遏制,全球经济复苏,明年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会上涨。
12月7日,高盛经济学家将其对2021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从5%上调至5.3%。这个增速将创下美国经济自1984年以来最强劲年度增长,IMF则预测中国明年GDP增速可能达到8.2%,预期全球经济在2021年步入复苏共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