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


来源:法治周末   时间:2020-12-10 14:44:21


原标题: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

6年来,地方在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些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层面进步明显,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

法治周末记者孟伟

“法治政府建设已从严格形式法治意义上的外塑形象向实质法治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12月6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指出。

《报告》通过对2014年至2019年“百城评估”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6年来地方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法治政府建设进行了展望。

法治周末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6年来,被评估城市的平均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在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些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层面进步明显,彰显出地方政府依法治理意识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但同时,在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整体性治理需求与治理体系碎片化现状的矛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一些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层面进步明显

《报告》显示,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水平持续进步,在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些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提升方面持续发力,绝大多数指标呈现正向发展态势,部分指标表现突出。

6年来,地方在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些核心环节和关键要素层面进步明显,比如,“政务公开”指标始终高于同时期法治政府评估中所有一级指标的平均得分率,并处于较高水平;“监督与问责”指标6年间累积的升幅度相当显著,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明显缩小;行政执法制度更加全面,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理念不断深入,执法效果和执法均衡度得到大幅改观。

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特色突出、亮点纷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特征初步显现。

《报告》指出,地方政府紧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探索出一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新举措、新思路,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比如,在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方面,有的地方通过提前介入、告知承诺、网上备案、豁免审查、容缺办理等方式,成功取消或调整了一批审批项目,涌现出“最多跑一次”“一枚图章管审批”等改革范例;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方面,一些地方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党委、人大、政府协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有益机制;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方面,一些地方在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基础性制度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保障机制,以多样化手段推进各项制度有效实施,从过程、结果和效果三个方面确保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在“社会矛盾化解与行政争议解决”方面,各地在重点民生领域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创新卓有成效,在畅通社会矛盾化解渠道、扎实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

《报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设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边界仍然不清,整体治理的趋势与制度体系碎片化之间的矛盾需要谋求化解,区域法治不平衡与法治中国目标之间尚存落差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进一步破解。

这意味着,法治政府建设已从严格形式法治意义上的外塑形象向实质法治层面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

《报告》强调,各地应继续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紧紧拧住法治政府建设这个关键,助推全面依法治国目标早日实现。法治政府的建设和建成,将直接决定整个国家的法治水平,也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法治国家建设的内容。

《报告》还强调,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过程中,法治政府建设需要率先突破并发挥对法治社会的引领作用。在法治政府建设进入深水区之后,各地政府需要在进一步强化自身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参与的范围,积极拓宽社会参与的渠道,努力激发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热情,着力培养共商公共事务的能力,促进区域法治、精治、共治、善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