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要防止若干年后惠民保成一地鸡毛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12-08 08:38:15


原标题:要防止若干年后惠民保成一地鸡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来源:人民政协报

带病可投保,最低59元保一年,出险就赔300万元……用业界人士的话说,每在一座城市落地,惠民保这一具有“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特征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便凭借自身突出的普惠属性,吸引居民关注的目光。惠民保接棒百万医疗险,成为健康险市场的新晋“网红爆款”。

也有业界人士提出,眼见这一新兴市场越发红火,保险公司“跑马圈地”般比拼规模、抢夺保费的粗放经营思路也有所抬头。一些保险公司并未获得当地医保部门的数据支持,以“拿来主义”的思路简单复制其他地方的惠民保产品。而随着惠民保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省级定制型产品向全国居民“发出邀请”的产品。众所周知,各地在居民年龄结构、疾病谱和医疗费用分布、医保政策和医保目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此类产品牺牲了惠民保原本针对城市特点进行定制、从而更好匹配当地居民医疗保障需求的优势,实际效果需要打上问号。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向各银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以及中国保险业协会下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首次针对业界俗称的惠民保类业务给出官方定义——“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并明确保险公司经营该类业务应遵从商业保险经营规律,市场化运作,并将重点查处参与恶意压价竞争、违规支付手续费等违规行为。

就目前40多个城市推出的惠民保产品来看,这个一年之内就涌现出众多买单者的疾病保障新形式,采取的是商业化的运行模式。表面上看,市民参保几乎没有门槛,只要参加基本医保就有资格购买,不限年龄职业。但在保费如此之低的条件下,保障内容只能以目录内住院+特药为主,并规定重大既往症患者可投保但可不承担赔付,核保条件严格,再加上2万元-5万元的免赔额不等,实际的赔付率可能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过低的赔付率会导致投保人逐年退出。为此,惠民保主办机构必须提供各种其他增值服务来提高参保人的参保黏性,以维持运行计划。这样做的结果或有可能降低惠民保的实际效果,可持续性的问题也依然存在。

5年前,深圳市首次设立惠民保业务,其之所以能运行至今,个人认为源于深圳市政府给予的一个重要支持——允许医保个人账户扣款。据笔者了解,深圳市这个计划的承保机构到去年底仍未取得盈利,今年可望略有盈余,稍低的赔付条件保住了这个计划。基于这个经验,今年在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推出的惠民保中,大多得到了地方医保局的支持,允许从个人账户中扣款。但对于这些省份而言,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城镇医保个人账户将面临改革,单位缴费划入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做法即将被叫停,这将影响个人参加惠民保的积极性和参保意愿。当然,有医保个人账户支持的惠民保的可持续性要好一些,参保人也能明显受益;而没有医保个人账户支持的就存在可持续性难以为继和打击积极性的问题了。但无论是否有医保个人账户支持,对承保的商业机构来说,这都难以被视为成熟的商业模式,机构的积极性来自获客黏性的提高和社会声誉的培育,来自社会责任。

与发达国家相比,惠民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新型健康保障形式。总体看,惠民保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有关部门一方面应对这个新型保障形式实施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防止保险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恶意压价竞争、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拖赔惜赔、泄露参保人个人信息,依法保护参保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应尽快研究惠民保可持续性的问题。目前这一业务已覆盖2000余万人,未来可能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甚至是遍地开花,现在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防止若干年后这一业务出现一地鸡毛的情况。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