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何以屡禁不止?


来源:法治周末   时间:2020-12-03 11:43:48


原标题: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何以屡禁不止

李一陵

家长举报补课,被教师的丈夫暴打。日前,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纪委监委发布了有关人员处理情况通报。对于沈阳市第127中学教师金某有偿补课、家属殴打学生家长事件,给予金某开除处分,免去校长金某职务,免去铁西区教育局副局长郭某职务,铁西区教育局和127中学多名工作人员也受到纪律处分。

11月28日,当地宣传部通报指出,沈阳市第127中学教师金某丈夫打伤学生家长一事情况属实。涉事教师丈夫刘某,已由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霁虹派出所给予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

这一处理结果虽然处理了伤人者,但并没有满足公众的期待。在更早前,学校的态度则更为暧昧,对补课的事,校方回应称,“补课这块,我们调查过了,她说没补课”。对于打人的事,校方则表示:“收发室中发生这样的事儿,学校保安有责任,但无法处理当事老师。”

在舆论的持续拷问下,最新的这个处分结果更进一步,总算符合了公众的期待。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家长对教师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是其正当权利。没想到家属却因此暴打举报者,让人跌破了眼镜。而从当地学校、教育部门此前的处理态度来看,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家属会恼羞成怒。

因为在其看来,举报者动了其奶酪,虽然明面上各级教育部门都不允许有偿补课,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别人能补,我为何不能?教育部门都不管,你为何来举报?

实际上,绝不仅仅是在辽宁铁西,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虽然高压红线摆在那里,但如果不是摆在台面上,相关行为实际被默许,一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教育主管部门此前严查教师有偿补课行为,那也就用不着家长举报,举报者也不至于挨一顿打。

为什么要禁止教师有偿补课?最直接的原因不仅在于教师的公职人员身份,还在于教师有偿补课可能会严重破坏教育生态、破坏教育公平。

一些教师为了牟取私利,让更多学生参加有偿补课,课上不讲课后讲。如此,一方面没有履行自身基本的教育职责,属于失职行为,也有悖最基本的职业伦理。这种不务正业的做法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被允许;另一方面,裹挟家长和学生,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也制造了教育不公,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条件参与补课。

治理教师有偿补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显然无法靠发几个文件去实现。如果没有动真格的教育治理,发再多的文件,下再多的禁令,也无济于事。

对此,地方教育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育治理、维护教育生态的责任,让有偿补课行为无处可遁。如果发现违规补课行为,不仅要严肃处理涉事教师,还要对不作为、慢作为,对庇护、包容有偿补课行为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严肃问责。追究学校负责人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治理效果显然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也要看到,就算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但分数仍然是高考录取的主要依据,如果教育“内卷”的情况无法改变,升学竞争的压力居高不下,补课的需求就会依然强劲。即便教师不参与有偿补课,家长也会寻找其他校外培训机构补课。

所以,根本之道,还在于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选拔观、社会用人观。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并不容易,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但于眼下而言,这并不是教育主管部门逃避教育治理责任的理由。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禁止课上不讲课后讲,禁止教师有偿补课,保障教学效果,营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不能有任何的借口。

此外,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全面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也是引导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的必要保障。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