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首届中国并购与重组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并购与重组市场的机遇与挑战”。2020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正式开创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正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顺应当前形势的需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依托金融学院和法学院及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与社会资源,正式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购与重组研究中心”,并发起举办了首届中国并购与重组论坛。并购与重组是金融和法律的结合,是产业资本和实业的结合,为中国资本市场稳健有序的发展输入更多创新型思维。未来,中心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加入,将中心与论坛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并购与重组平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党委书记蒋庆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邹亚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梅夏英、中国银行业协会总法律顾问卜祥瑞、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行业智库研究员等近300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购与重组研究中心主办。
蒋庆哲书记在致辞中表示随着重组新规、国企改革、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红利的加速释放,预计未来更多并购重组案例将在资本市场持续涌现,并购与重组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时。蒋书记衷心祝愿并购与重组研究中心秉持着互助共建,携手共进的原则,建设成为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型平台,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购与重组研究中心依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和法学院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与社会资源而共同发起成立,得到了全联并购公会、财新智库、北京市东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等机构的支持,以及校友律所植德律师事务所,和有责任感的企业如信达海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支持。中心设立的研究方向包括:特殊资产与困境企业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银行与金融、证券资本市场、投融资并购、反垄断与合规。
金融学院院长邹亚生、法学院院长梅夏英、北京市东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贾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购与重组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文良共同为中心揭牌,同时也为第一批专家顾问和研究员颁发聘书。仪式中,中心公众号正式发布。中心后续将通过公众号定期发布研究领域的最新市场动态、分享专家观点。
卜祥瑞以“重塑银行业债委会机制,助力困境企业债务重组”为主题,从银行业债委会现状与问题出发,提出了重塑银行业债委会的主要举措。尉立东以“并购重组助力中国经济双循环”为主题,指出畅通双循环的关键是困境资产的盘活和重整,这既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又关乎企业脱困重生。曹春烨以“庭内重整和庭外债务重组比较分析”为主题,围绕破产重整中的财务需求、债务危机企业尽职调查的特殊考虑等多个角度对庭内重整和庭外债务重组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圆桌论坛一主题为“并购重组中的金融与法律支持”,参会嘉宾为贝克资本创始人、原海航资本总裁张克(主持人)、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建信信托国企改革中心总经理田志钢、创业黑马首席财务官兼董秘张东、创新工场首席法务官林莺、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石宛林和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磊。与会嘉宾表示,金融机构作为融资贷款机构,其风险点是与并购主体相关联的,但真正最大的风险点是并购主体与并购标的之间的有效融合及协同效益的体现和落实;重要的是不能在并购后才开始整合,而应是在并购之前就已与并购对象议定并购后的整合方案,整合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并购的成功与否。
圆桌论坛二主题为“逆周期背景下的困境企业重组”,参会嘉宾为中心秘书长张文良(主持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白彦、中国诚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文、三胞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高岗、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芳、融创中国北京区域公司创新融资管理部总经理罗辉映和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舒知堂。与会嘉宾探讨了中国特殊机会投资领域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境,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应该人为做区分。在大型困境企业的重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应当市场化、法治化有序进行。从企业本身来讲,企业应该提升自己的内在价值,企业的重组不仅包括债务重组,还包括产业重组、股权重组和公司治理重构等。
首届中国并购与重组论坛正式落下帷幕。中心期待社会各界专家人士能继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期待中心成为一个思维碰撞、开放共享的精神家园。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