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见“煤飞色舞” 逆袭的周期股还能上车吗?
作者 | 张俊鸣
许久不见的“煤飞色舞”行情再度出现在A股,煤炭、有色、钢铁等被贴上“熊股”标签许久的周期股,本周成为市场的主角之一,助推上证指数重返3400点整数关。对于这些以重资产为特色的周期性行业,老股民应该记得2006-2007年的牛市辉煌,而更多关注新经济的新股民则是猝不及防,尚未做好介入的准备。周期股的逆袭是新一轮中级行情的开始,还是昙花一现的短期反弹?笔者认为,周期股重现2007年牛市的“高光时刻”可能性不大,但目前压制周期股的长期利空因素已经逐渐消散,出现一定程度的估值修复并不意外,但长期还是要看行业龙头和特色公司的机会,“跳出周期的周期股”才更有布局的价值。
年末崛起,周期股坐收“天时地利”
在本周“煤飞色舞”之前,航运股已经在周期股中悄然走强,中远海控、中远海发本月最大涨幅都超过50%,强劲的表现一扫多年颓势;在航运股点燃之后,煤炭、有色、钢铁、化工等陆续跟进,让周期股成为A股年末最靓丽的风景线之一。周期股的崛起并非偶然,“天时地利”齐备才会水到渠成。从基本面来看,随着下半年经济复苏步伐脚步的加快,许多周期股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至少已经没有继续恶化的预期。在股价充分调整,完全反映业绩利空冲击的情况下,只要预期基本面有改善可能,这些大面积破净的周期股迟早会有价值修复行情的出现。在低估值和预期改善的客观条件下,已经低配周期股许久的公募基金,很容易在年末为了保存之前的盈利成果,选择比较保守的“弃高就低”策略,只要有一部分资金转投周期股,这些干涸许久的价值洼地就很容易出现阶段性“水涨船高”的走势。
除了国内经济基本面和周期股自身估值的因素外,影响公募基金配置还有境外因素的影响。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明朗,美中重启贸易战的可能性在降低,加上中国大陆加入全球最大的自贸圈RCEP,有利于“双循环”中“外循环”对经济的带动,这对高度受制于经济基本面的周期股来说,将构成不可忽视的长期利好。因此,在估值极度压缩之后,公募基金对周期股的配置比例将出现恢复性的增长,这对此前缺乏长线资金关注的周期股将带来一定程度的提振。
(本文已刊发于11月28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做举例分析,不做投资建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