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诚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对外产业转移时强调人民币优先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0-11-25 16:41:56


11月25日-27日,“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出席并就“十四五”中国宏观经济展望主题发表演讲。

周诚君周诚君

周诚君表示,“十四五”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或者提法,一个是“高质量发展”,一个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两个概念有很强的内在联系。

首先,高质量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实就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经济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无疑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意味着一部分传统产业,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产业得调整、得转移。其中一种趋势是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现在有些地方政府看得很清楚,广东过去做得比较早,叫“腾笼换鸟”,现在有些地方政府这个趋势看得很清楚,他们提出来“不求所在,但求所有”。

怎么去看待产业转移这个趋势?是想办法把它留在国内,还是让它往周边国家转移?一个基本的基础就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产业分工的基本经济学原理就是比较优势。“我们的老祖宗对这个问题认识得非常深刻,多少年前就有“田忌赛马”的故事,我的马可能都不如崇恩老师的好,但是通过优化组合,我可能还能在赛马过程当中拿到冠军。所以,资源一定要按照一定的分工格局进行优化配置。”周诚君说。

看看外循环。过去的产业目前形成的结构,这么多年来就是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按照资源要素及比较优势的分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就开始承接一部分的产业往大陆转移。最早是从日本往“亚洲四小龙”转,接着当比较优势发生结构性变迁的时候,这些资源要素又开始在中国大陆体现出竞争优势,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亚洲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往中国大陆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出口商品国家,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家,现在也是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家。所以,即便是面临现在新的形势,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这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要着眼于全球,要在全球范围内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配置生产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价值链往高端跃迁。

这是跟大家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周诚君称,中国加入WTO以后按照资源要素的分工构成的,目前这一轮产业调整是不是仍然按照这个规律来进行?过去在形成现在这个产业分工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全球分工的依据。第一,全球化,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它的边际生产力,实现某种程度的Pareto最优。第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时候,它依据什么规则呢?WTO。WTO这个多边贸易规则大体决定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的基本规则,这是一个全球共同认可的规则。第三,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时候必须要有比较好的货币和价格信号,是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在过去全球的商品、货物、劳务的配置主要是通过美元及其价格信号实现的。但是现在这三个最基本的规则发生了变化。

第一,我们过去熟悉的全球化,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流动,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不再仅仅像过去那样主要是考虑经济因素,主要是考虑比较优势,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人说是逆全球化,也有人说是区域化,这两种力量都在发生作用。最后可能是某种程度的平衡,当然就像前面刚才诸位嘉宾说到的那样,因为一些新的规则的出现,新的考虑因素的纳入,确实资源不是再像过去那样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流动,按照经济规律,要考虑更多的其它非经济因素。

第二,即使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或者按照区域化的规律流动,但是它的规则也发生了改变。WTO正在越来越被边缘化,CPTPP以及刚刚签署的RCEP、SAP、TPP等等新的多边、诸边的贸易投资以及国际经济活动的规则正在取代WTO,这些规则跟WTO有非常大的区别,它决定了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配置的时候或者按照区域规则进行配置的时候已经不再基于WTO所规定的规则。

第三,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在全球商品和货物贸易领域现在已经不是美元第一了,是欧元排第一了。在大湾区9个城市所有的对外经济活动结算当中,人民币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2%。以美元为主的伙计货币体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趋势正在明显加快。另外,过去的全球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形成目前的产业分工,它的依据现在有一个新的变化,过去没有,就是虚拟集聚和数字化转型。传统意义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资源一定要集聚才能有规模经济,但是在网络化条件下资源已经不仅仅像过去那样需要通过物理集聚、空间集聚来实现规模经济,现在资源要素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虚拟集聚,获得网络的外部效应,获得规模报酬,大量的经济正在实现数字化转型。

周诚君指出,这几个方面对过去形成目前这个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影响因素已经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一轮新的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格局、新发展格局要求情况下,怎么来实现供应链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价值链的高级化、高端跃迁?对金融部门还是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第一,要着眼于支持推动中国的企业继续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他们的生产、供应和价值链,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是金融首先要做的,企业仍然要像过去那样在这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当中着眼于全球,布局他们的生产和供应链。

第二,要积极参与新的全球规则的制定,有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管是在经济、贸易、投资还是金融自身的领域。

第三,国际货币体系深刻的这一轮调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产业结构的对外转移过程当中我们是用人民币还是用美元?想想当年二战以后的马歇尔计划。所以,在这一轮调整过程当中强调本币优先、本币主导,对外产业转移的时候要用人民币。

第四,金融要更好地支持科创、支持创新、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地推动中国的经济包括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