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个人信息泄露:调查发现仅四成小程序提供独立隐私政策


来源:新浪财经综合   时间:2020-09-09 13:38:39


原标题: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小程序泄露了你多少秘密?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使用一下就得授权个人信息

即点即用、少占内存的小程序

真的安全吗

拒绝授权定位

小程序却能获取位置坐标

明明拒绝了小程序获取

自己的位置信息

后台还是能精准定位

今年6月

有媒体实测发现↓

如果关闭平台定位,小程序也无法定位;但一旦开启平台定位,无论用户是否授权,有些小程序就能够直接精准定位。

▲来源:南方都市报·隐私护卫队

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认为,这种行为属于不法获得用户信息,难以认定侵犯用户隐私;但如果造成用户位置信息泄露的话,平台和小程序均需承担相应责任。

他还表示,如果平台知道这样的“漏洞”,却不采取相应措施,就有帮助小程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嫌疑。

涉及个人信息采集与使用

泄露、滥用和被盗取风险大

今年上半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选取了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广、涉及较多个人信息的52款小程序进行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评测。从测试的内容看,小程序涉及的个人信息安全风险问题较为普遍,其中教育文化、旅游交通、新闻资讯类小程序的问题最为突出,主要集中在数据收集、传输以及删除等环节。

未提供有效的隐私政策,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

23%到76%的平台提供了隐私政策,其中只有不到四成的小程序提供了独立的隐私政策。例如某共享单车小程序在首次打开时,会申请获取个人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但小程序运营者本身并未提供任何隐私政策,或对收集上述信息的场景、用途及目的进行说明。

未采取主动选择同意,侵害了用户的选择权

95%的样本小程序向用户模糊政策隐私,很容易导致用户忽略隐私政策,无法准确了解与个人主体权益相关的重要信息。

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带来数据违规收集风险

健身类、购物类、防疫类小程序存在收集与当时场景无关的个人信息的行为。

明文传输个人信息带来数据非法获取的风险

约有25%的样本小程序明文传输了个人信息。如共享单车、快递外卖类小程序会明文传输用户的精准地理位置信息;医疗健康类小程序会明文传输用户的健康档案信息,其中不乏用户的姓名、出生年月日以及药物过敏等相应的个人敏感信息。

未告知用户关闭权限的路径,带来权限持续开放的风险

目前各大小程序平台均为用户提供了关闭权限的功能,但94%的样本未向用户告知上述功能开放的途径,这可能会导致用户在使用完小程序后,仍将一部分权限持续开放给小程序使用。

默认共享用户个人信息,带来数据脱离控制风险

在未向用户申请权限的情况下,某些小程序默认获取并使用了其关联小程序的用户信息,而用户无法关闭个人信息的授权功能。

随着业务形态和用户数量的迅速发展,小程序正在成为发展态势和使用场景比肩 APP的应用。《2019年小程序互联网发展白皮书》建议将小程序这一新兴业态纳入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范畴,参照 APP安全治理模式,针对小程序特点,研究制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明确小程序与小程序平台之间的主体责任划分等,鼓励小程序运营者和平台运营者强化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对此你怎么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