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9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丹麦中央银行行长皮尔•卡尔森发表视频演讲。皮尔表示,在金融监管和政策方面,存在很多令人振奋的技术创新、发展和机会。
会上,皮尔谈到自己对金融创新三个方面的重要考虑。首先,要欢迎科技进步、新产品和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产出,以及来自金融服务业新参与者的竞争。技术也可以帮助保障符合金融监管规定。
其次,监管机构和金融行业都应该充分意识到并管理这种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新的风险包括易受攻击或不稳定的设备、人为错误和直接犯罪,比如网络攻击。还有一些风险涉及到人们对隐私的担忧。应对这种风险代价高昂,而且是一场持续的斗争或军备竞赛,但这同时也代表着不可或缺的金融稳定性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誉。
第三,技术应该服务于经济和法律,由于技术创新和金融而变得可行或容易的事情,如果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对社会的运作没有帮助,就不应该实施。在某些情况下,当局可能需要对此类创新进行补偿或采取应对措施。这种担忧几乎不会影响到所谓的服务生产中后台效率的提高,但它可能会影响到为最终用户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相关决策。皮尔举例,大型高科技公司开始提供竞争服务,类似银行、存款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这让他们担当起金融公司的角色,而这将影响到它们接受监管的方式。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邀请我在开幕式上发言。我不禁回想起了上次我在中国面对这么多观众演讲时的情景。
那是2011年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大会,我和许多见解独到的专业人士以及北京当局进行了双边讨论,那场会议让我记忆尤深。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近段时间我们都没怎么出行,因此,在目前阶段,我们无法再次体验当时的那种经历。自2011年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经济规模已增长至当时的两倍。我们已不再被全球金融危机的长期阴影所笼罩,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新冠病毒传播引发的新危机,而且全球经济还面临着诸多其他的常年挑战。这些挑战阻碍了全球化和国际合作,并且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也显得乏力。
但我们确实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了教训,而这一次,金融业既不是造成全球冲击的导火索、问题,也不是冲击放大器。我们需要继续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我们此次的主题是金融科技,
事实上,目前的金融公司基本都是聚焦金融服务的IT公司。我们注意到,在金融监管和政策方面,存在很多令人振奋的技术创新、发展和机会。我对金融创新有三个方面的重要考虑:首先,我们要欢迎科技进步、新产品和更高效的金融服务产出,以及来自金融服务业新参与者的竞争。技术也可以帮助保障符合金融监管规定。其次,监管机构和金融行业都应该充分意识到并管理这种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
数字世界给金融服务领域带来了很多新的风险,这些新的风险包括易受攻击或不稳定的设备、人为错误和直接犯罪,比如网络攻击。还有一些风险涉及到人们对隐私的担忧。应对这种风险代价高昂,而且是一场持续的斗争或军备竞赛,但这同时也代表着不可或缺的金融稳定性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誉。说到风险处理问题,这些风险应该是秩序规则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在建设阶段也是如此。
第三,技术应该服务于,而非掌控经济和法律,由于技术创新和金融而变得可行或容易的事情,如果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对社会的运作没有帮助,就不应该实施。在某些情况下,当局可能需要对此类创新进行补偿或采取应对措施。这种担忧几乎不会影响到所谓的服务生产中后台效率的提高,
但它可能会影响到为最终用户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相关决策。例如,大型高科技公司开始提供竞争服务,类似银行、存款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这让他们担当起金融公司的角色,而这将影响到它们接受监管的方式。
另一个例子是,若金融服务业过度集中,损害了消费者和竞争,竞争管理机构则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最后一个例子是,政府和央行在开始提供与现有私人银行产品产生直接竞争关系的零售银行产品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即使技术使这种发售变得更为容易。话虽如此,我仍然相信,金融科技这股力量将有利于行业监管机构之间的坚实合作,IT专家、经济学家和律师都将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由于金融创新,他们的消费者和公司将在未来获益诸多。
我在此预祝会议圆满成功,金融创新一切顺利。谢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