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芳:发挥澳门企业跨越两地优势 构建沪澳创新合作新路径


来源:贝果财经   时间:2021-01-30 15:40:48


上海市政协常委许华芳:发挥澳门企业跨越两地优势 构建沪澳创新合作新路径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

2021年1月2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选举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政协委员、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增选为市政协常委。

1月25日下午,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许华芳代表港澳委员发言。他提出,上海未来必将成为两大循环的关键节点,新格局需要新动力,新动力将来自创新赋能。澳门企业可充分发挥澳门对外开放以及企业跨越两地的特点,拓展合作新路径,支持开拓双循环新格局。

许华芳从实际情况出发,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促进沪澳产业协同发展,携手开展跨境业务。第二,加强沪澳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第三,沪澳合作深化、区域创新协同。长三角和大湾区建设,对国内大循环构建具有重要价值。第四,充分发挥商会在创新合作中的引导和连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2日举行的预备会议上,颁发了市政协2020年优秀提案特别奖17件、市政协2020年优秀提案奖62件。许华芳所作提案《关于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获“优秀提案特别奖”。

在上述提案中,许华芳提出,在前期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已经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取得了许多成果,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明显短板。此外,还有营商环境改善的获得感尚待提高;包容创新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自贸区营商环境标杆、引领作用尚不突出等问题。

“建议深入研究营商环境指标得分高于我们的经济体的政策实施路径及实施背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试点试验,解决突出短板、树立标杆形象。”许华芳认为,从世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可以看出,该指标体系基本是从企业“获得感”角度对营商环境进行测评的。所以在制定政策、设计程序时也建议充分采纳企业意见,有效解决政策制定与企业需求的衔接问题,对标国际营商环境先进水平的经济体企业办事流程中办理环节、办理时间、办理费用等事项的水平,大幅减少办事环节、时间和费用。

事实上,稳定、规范、可预见、透明度高的规则体系,则是营商环境的基础。

因此,在许华芳看来,一方面,应根据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整体服务为核心,深化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前期改革成果基础上,扩大纳入改革试点的审批事项,通过系统集成,将“证照分离”改革与自贸试验区各项开放政策、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区域开发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进行紧密衔接。

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新片区除了推广老片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外,建议围绕新片区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乃至投资自由化的方向进行制度创新,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切实便利和新的发展机遇。

而自贸区建设和发展的活力来自于市场主体。许华芳建议,将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扩容的制度创新与加大引进高品质的内外资投资结合起来。深入了解当前微观主体企业发展中的桎梏,选择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通过深入调研其发展中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提出一揽子制度创新方案,以点带面,促进制度创新的深化。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服务打破制度屏障。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信息互联共享的政府服务体系。同时可以有效应用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大量数据,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和精准服务,提高创新效能。”许华芳说。

许华芳还认为,新片区应积极鼓励创新,建立容错机制,支持各部门在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试点、加大压力测试。同时探索监管互动模式,建立市场主体、地方政府、协会组织、监管机构对于新兴领域和新开放举措扁平化沟通反馈机制,在加大自贸区制度创新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发挥多元力量,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尤其应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开放和改革中连接市场主体与政府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