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进批巴黎气候协议:目标不够远大、没有什么执行力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20-12-12 12:38:27


主办方供图主办方供图

12月12日,2020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哥伦比亚大学讲席教授、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发表题为“全球与美国对气候问题的重新重视与中国的机遇”的演讲。

魏尚进在演讲中指出,巴黎气候协议是有许多缺陷的。

他表示,首先,巴黎协议的目标还不够远大,各国承诺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巴黎协议至多只是推迟了世界向危险临界点逼近的时间,但并没有避免危险临界点的到来。

第二,巴黎协议基本没有什么执行力,全靠各个成员国、签约国所谓自愿遵守,这不一定可靠。

第三,巴黎协议的形式是各个政府都做几十年以后的承诺,是当权的政府为以后的政府喊口号,这不一定可靠,也缺乏约束力。

第四,巴黎协议忽略了”下一个中国“,所谓”下一个中国“就是发达国家都把注意力放在要中国加大减排的力度,这种说法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现在中国自己降低碳排放的努力很多,而且也做了碳中和的承诺,中国本身的经济结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碳排放的密度不断下降,到2030年以后会出现绝对下降。

但是,全世界整个消费结构里,碳的含量下降的非常慢,包括欧洲、美国,平均欧洲人的消费里的碳量,德国比中国消费的碳含量要高70%左右,美国比中国要高200%,如果消费中的碳含量不变,只是由中国少生产产品,全世界需求还在,一定会有越南、印度、印尼、拉美、非洲其他国家增加高碳产品的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谈判、任何国际框架,如果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中国,是有缺陷的,他指出。

他说:“中国政府今年9月承诺要在2060年前实行碳中和,不仅超出了中国在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里的承诺,也超出了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预期,所以中国的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让世界耳目一新,也找到一些新的话语权。”

魏尚进提出,全球要真正解决气候变化的挑战,还需要新的工具,分别是通过绿色关税和绿色国内环境税,大大增加全世界各地方碳排放的成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需要附加绿色条件,需要有绿色产业政策,不仅鼓励更多的新能源,也要鼓励创新,把碳捕获或碳存储的成本大幅降下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