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生产需求稳步恢复,仍要大力支持小型企业
作者:温彬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4%,预期51%,前值51.5%。非制造业PMI为56.2%,预期56%,前值55.9%。
十月,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超出预期,连续4个月位于51%之上,说明经济景气度整体较高。从构成上看,生产、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PMI环比回落,新订单PMI持平,仅供货商配送时间改善(供货商配送时间PMI亦回落,但其为反向指标)。
供需保持稳定恢复
整体上看,生产、需求基本保持稳定恢复态势。疫情之后景气指标表现出较明显的恢复次序特征,生产端PMI指数率先恢复到较高水平后开始盘整,需求端PMI指数后期加力改善。生产方面,十月生产PMI为53.9%,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从历史上看,随着天气渐冷,10月生产PMI通常弱于9月,季节性影响为主要因素,但十月生产PMI仍然位于较高的景气区间,说明了生产整体延续改善趋势。需求方面,随着国内消费持续改善,内需逐渐修复,十月新订单PMI持平于上月的52.8%,
进口PMI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达50.8%,创下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稳外贸稳外资政策逐渐发挥效果,海外主要经济疫情虽在持续,但经济处于缓慢复苏中,加上防疫物资需求增加,带动外需改善,十月新出口订单PMI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达到51%,亦创下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
企业之间仍有分化
大型企业呈现出较好的持续恢复态势,十月PMI指数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达到52.6%。中型企业恢复进程基本平稳,十月PMI指数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达到50.6%。小型企业恢复过程仍有波折,九月PMI指数回升到荣枯线之上,但十月又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至49.4%,说明小型企业需求仍然不足,复苏进程还存在一些困难。
十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非制造业PMI为56.2%,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复苏加快。服务业PMI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达到55.5%,创下2012年6月以来的新高。主要由于国内常态化疫情防控效果显著,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消费、旅游、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需求有所释放。建筑业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达到59.8%,但仍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逐渐发力,带动生产活动加快恢复。
综合来看,十月PMI指数表明我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海外多地疫情出现反复,不得不重启封锁等政策,给外需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小型企业PMI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之下,说复苏的稳定性还有待提升。下阶段,要保持和巩固复苏势头,继续加大力度保市场主体,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稳步复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