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动力煤:在保供保价的背景下,期价将呈现下跌行情 来源:文华财经
作者:瑞达期货 陈一兰
自4月底5月初开始,动力煤期价呈现上涨行情,期间有小幅回调,但整个趋势是上涨的,直至国庆节后冲高回落,开始转为下跌走势。由于产地供应偏紧,部分地区煤管票的管控以及区域性环保安全检查的影响。在“金九银十”工业传统旺季需求的带动下,工业供电需求呈现明显增长。再加上临近冬储,下游电厂备货需求较强。目前动力煤期价已出现回调,是否会继续下跌?
1.动力煤现货市场
动力煤现货价格虽然在5月初也呈现上涨,但是在7月中出现明显回调,9月初才止跌企稳。9月份止跌回升只要是由于“金九银十”工业需求的带动,且产地供应偏紧,再加上临近冬储,下游电厂备货需求较强。由于港口主流报价涨幅过高,突破绿色区间,保供政策频发,现货价格开始出现松动。截至10月21日,秦皇岛港大同优混(Q5500,A21,V25,S0.4,MT9)平仓含税价报617元/吨,较近期高点622元/吨,出现了小幅的松动。
2.国内煤炭产量
2020年9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3107万吨,同比下降0.9%;较8月份的32581万吨增加526万吨,增长1.61%。2020年1-9月份,全国累计原煤产量278715万吨,同比下降0.1%。 进入9月份后,全国主产地安检、环保等进一步趋严,制约煤矿产能的释放,致使煤炭供应量一直呈现略显偏紧的状态。9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降幅较8月份有所扩大。
3.煤炭进口量
2020年9月份,中国进口煤炭1867.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3028.8万吨减少1161.2万吨,下降38.34%。较8月份的2066.3万吨减少198.7万吨,下降9.62%。2020年1-9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3942.9万吨,同比下降4.4%。,这是进口煤累计量今年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市场上传出澳煤限制措施,短期进口煤放松政策难以实现。但是今年前八月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煤炭已超过去年全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量,后市澳煤进口或如预期出现减少,也有印尼煤炭进行补充。
4.动力煤港口库存
截至10月16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为500.5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2万吨;曹妃甸煤炭库存量为352.8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20.5万吨;京唐港煤炭库存量为458.7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73.8万吨。环渤海三港的总库存为1312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96.3万吨,减幅6.84%。广州港煤炭库存284.1,较上月同期减少33.7万吨。自8月中旬以来,动力煤港口库存呈现下跌,受大秦线脱轨影响,集港量明显减少,国庆节后大秦线又进入检修状态,所以整体集港量明显减少。
5.全国发电量
2020年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63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4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水力绝对发电量1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从环比来看,9月份全国发电量环比减少923亿千瓦时,下降12.75%;火电发电量环比减少867亿千瓦时,下降17.03%;水力发电量环比减少25亿千瓦时,下降1.77%。2020年1-9月份全国绝对发电量540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其中,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383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水力绝对发电量9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9月份发电量呈现增加,但是增幅较上月缩窄;水火电同比均呈现增加,其中水电增幅较大;水火电环比均呈现减少,其中火电减幅更大;水电尚未进入枯水期,发电份额还未减少。
6.全国用电量
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4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2020年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9月份全国用电增幅不小,主要得益于“金九银十”消费旺季的带动,行业用电增长明显。
7.总结与展望
产地供应偏紧导致,且“金九银十”工业用电需求明显增加,导致动力煤进入淡季之后走势依旧偏强。目前产地供应偏紧略有缓解,陕西榆林地区产销基本平衡,部分矿区仍在安全检查;内蒙鄂尔多斯地区将按核定产能增加10%供给量保供保价,加之内蒙再度召开保供会议,政策调控有所体现。北方即将进入供暖,也意味错峰限产也将开始,工业用电或有减少,而居民用电或增加。在刚进入供暖的时候,煤炭的供应压力暂时不会很大,且有政策性保供的支持,所以供应偏紧局面有所缓解。国庆节后市场活跃度有所降低,港口贸易商挺价意愿明显减弱,且高价煤炭实际成交较少,现货价格出现松动。综上,在保供的政策背景下,煤炭供应压力有所缓解,目前处于冬季用煤旺季前夕,需求暂时不是很大,所以预计动力煤价格或呈现下跌。
作者简介:陈一兰,主要从事焦煤、焦炭、动力煤的品种研究,坚持以基本面分析为主,技术分析为辅,相信供求关系是主导价格的最重要因素,从品种本身行业及上下游产业出发,对市场行为、品种走势等进行综合分析。获得2018年期货日报最佳工业品分析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