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家伟
分析师认为,本次数字人民币以红包这种消费补贴的形式开放,是央行试点以来的一个新场景。它使用的或为II/III类银行账户,为无卡方案。如欲使数字人民币替代现金,实现离线支付,需要卡配合的NFC方案仍值得关注。
近期深圳联手央行启动1000万元数字红包派发活动,在大量小范围测试之后,此举也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公测的开始,距离来到大众手中越来越近了。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罗湖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向5万个在深个人每人发放200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该红包可于10月12日18时至18日24时在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消费,商户涵盖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生活服务等各类别。红包不能转给他人或兑回至本人银行账户,超过有效期未使用的红包将被收回。
“深圳模式”或成样板
在国盛证券分析师宋嘉吉、孙爽看来,数字人民币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深圳模式或成样板、迅速推开。
国盛证券报告提到,此次活动由深圳罗湖政府与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等部门共同推进,目的为促进当地消费,操作形式简约,有“遍地开花”的可能。
报告称:
此外,国盛证券认为,二维码、无卡方案受青睐,NFC+SIM卡方案仍需关注。报告提到:
“消费券”型补贴成为新场景
本次数字人民币以红包这种消费补贴的形式向公众开放,是央行试点以来的一个新场景。华西证券认为,这就引发新的思考:能否用数字货币的方式实现疫情补贴、基于城市的补贴以及量化宽松的补贴?
华西计算机团队分析称,这些补贴的落地方式主要分两方面:
该团队认为,用数字货币的方法重新组织补贴,不仅能够放大补贴的层级,而且能够扩大补贴的类别、种类,完善社会功能。本次红包试点正是G端场景应用的开始,未来数字货币将在G端广泛应用并与C端小额高频零售场景持续交互,未来C /B /G三端联通,七大场景大生态闭环将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经济形态。
重塑支付格局?
华西证券还注意到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本次试点采用了相对独立的数字货币钱包APP“数字人民币”,同样是多次试点以来的新尝试。
华西证券认为,相对四大行的“分头行动”,银行系主导推出相对统一的数字货币钱包APP或更有利于公众侧推广,并集中力量进行场景运营,有望改变当前由支付宝与微信垄断的支付格局。
该团队报告称:
此外,华西证券还提到,本次罗湖区试点中,测试对象已经开始转向深圳市全体社会人员,接近“全公开”测试。与此同时包括POS机在内的商户基础设施也已经在3000余家商户完成改造,进展超预期。该团队判断数字货币整体推进正在加速,不排除年内落地的可能性。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